
俗話說“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紅了皮”。農歷七至八月,正是清水縣各鄉鎮核桃的成熟期,一顆顆肥碩飽滿的果實掛滿了枝頭,三顆一枝、五顆一簇,一派豐收的景象。為切實做好2022年果品收購銷售工作,有效防范果品滯銷,縣果品產業發展中心統籌謀劃,主動出擊,積極協調聯系,多方宣傳,采取4+N的模式,以實現應收盡收、應銷盡銷,避免滯銷現象,確保果農增收致富。
9月6日,在清水縣秦亭鎮李峴村的核桃園里,村民正在集中采收,一袋袋的青皮核桃不斷運到村口的小廣場上,收購商則忙著驗果、稱重、結算。

“李峴村是秦亭鎮核桃主產區,種植核桃面積2000多畝,今年產量達到30000多斤。我們在李峴村開展核桃收購活動,因為李峴村的核桃種植土壤肥沃、光照時間長,雨水充沛,核桃品質優良,所以收購價格也比較可觀,青皮核桃0.8元每斤、濕核桃3.5元每斤、干核桃8元每斤。通過本次活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把核桃賣了,戶均收益達800元以上。”秦亭鎮李峴村駐村干部吳啟東說。
今年全縣18鄉鎮采摘的新鮮核桃由華盛農業、兆達農業、農發公司3家龍頭企業牽頭劃片分鄉收購,采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協議收購、設點收購、標價收購、定量收購、現金收購等方式進行收購,確保全縣核桃應采盡采、應收盡收。

忙碌的核桃收購景象同樣出現在賈川鄉崖灣村,記者在崖灣村核桃收購點看到,前來交售核桃的農民絡繹不絕,他們開著滿載核桃的三輪車,過稱、卸貨、結算,一片忙碌。
華盛農業辦公室主任劉杰告訴記者,“華盛農業采用‘農戶+基地+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模式,以甜玉米種植、核桃、沙棘加工帶動農戶增收。今天我們在賈川鄉崖灣村收購核桃,讓群眾真正感受到豐產豐收的喜悅。下一步,我們公司打算在全縣其他有核桃基地的鄉鎮,大力收購核桃,為全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再出一把力。”
核桃種植戶紛紛表示,此次核桃收購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幫他們拓寬了核桃銷售渠道,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增加了收入。營養豐富、口感鮮香的核桃已經成為當地助農增收的“金果果”。

“今年的核桃產量好,在家門口就能將我們的核桃銷售出去。今年我種了3畝核桃,收入了1000多元,收成非常好。”賈川鄉崖灣村村民楊民安說。
近年來,清水縣大力扶持發展天河酒業、華盛農業等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山東諸城外貿、山東中健康橋等一批高新企業,延伸農業產業鏈、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建設“全省特色農業產業化及農產品加工基地”。全力爭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加大“三品一標”認證支持力度,做精做優“清水核桃”“清水半夏”“邽山蜂蜜”等特色品牌,叫響做實“初祖農耕”縣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加快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產業結構,以農業強促進農村美、帶動農民富。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