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以來,清水縣“十三五”聯村光伏扶貧電站、單村電站、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電站整體運行良好,發電量和去年同期相比穩中有升,群眾增收效果顯著,村集體經濟積累穩固提升。截止11月底,總上網電量突破6000萬千瓦時,總收益4662.54萬元,繳納稅金521.75萬元,較好的完成了本年預期目標。
持續抓好村級和戶用光伏電站運維管護。根據《光伏扶貧電站管理辦法》《甘肅省光伏扶貧實施細則》和省市有關要求,制定完善《清水縣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運行維護管理辦法》。嚴格落管護機制。實部門監管、專業運維、日常管護“三位一體”運維管理機制。全年安排部署電站運行、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等重大工作4次,聯合督查電站運維管理工作5次,現場督辦電站受災恢復2次,充分發揮了部門監管責任;完善專業運維管理機制。強化統籌兼顧,明確技術人員責任分工,加強人員培訓,規范操作程序,提升專業水平,增強安全意識,保證了電站高效安全運行。嚴格按照運維機構和屬地雙層管理原則,完善日常管理機制,充分發揮了管護員作用。

持續抓好收益資金分配使用和規范管理。細化制定《清水縣村級光伏幫扶電站收益分配管理實施細則(修訂)》。對有關內容及時進行更新,嚴格貫徹落實。收益分配比例更加詳細明確。2022年聯村電站上網電量6020.47千瓦時,上網電費(含財政補貼)4515.35萬元,電網公司實際結算至縣光伏收益結轉戶2854.15萬元,實際分配到121個項目關聯村2034.82萬元,平均每村收益為16.82萬元;2022年光伏扶貧單村電站上網電量為124.8萬千瓦時,上網電費(含財政補貼)93.6萬元,電網公司實際結算至縣光伏收益結轉戶62.40萬元,扣除運維費、稅費、管護員工資等費用后,實際分配到20個項目村48.18萬元,平均每村收益為2.41萬元。2022年200戶分布式光伏扶貧試點項目上網電量為56.41萬千瓦時,上網電費(含財政補貼)53.59萬元,電網公司實際結算電費43.87萬元,扣除運維費、管護員工資后,實際分配到200戶收益40.80萬元,平均每戶收益2039.87元。617戶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2022年上網電量1735901千瓦時,實際結算上網電費為764778.39元,平均每戶1240元。

持續發揮好公益崗位穩定就業增收作用。嚴格執行《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級光伏扶貧公益性崗位規范管理的指導意見》,在光伏收益逐步增加的基礎上,保持光伏公益崗位數量穩中有增,滿足公益性崗位需要。堅持公益崗位穩定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管理原則,對長期在村的公益性崗位人員合同期限原則上為一年,一年到期考核符合要求續簽協議;對外出或身體原因等不具備承擔公益崗位工作、不能履行公益崗位職責的要隨時調整,及時解除聘用協議,終止聘用。進一步靠實監管責任。將錄入進度進行“周統計、月報告”,并建立健全鄉鎮系統錄入考核制度。切實改善光伏收益資金系統錄入進度緩慢的問題。指導各鄉鎮各村制定科學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將留存村集體的資金用于群眾最迫切、資金量較小、無項目支撐、無資金來源的村級公益性事業上。統籌做好我縣光伏扶貧電站項目運維和收益資金分配工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