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當前,全縣上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正掀起熱潮。清水融媒全媒體平臺即日起開設“黨組織書記談落實”欄目,對縣直各單位、各鄉鎮、各行政村黨組織書記進行專訪,宣傳他們立足工作實際,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縣第十六次黨代會安排部署結合起來的認識體會、工作謀劃和推進舉措,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清水而努力奮斗。
奮楫揚帆啟征程 篤行不怠譜華章
——專訪清水縣郭川鎮黨委書記 王小軍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作的報告,全面總結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高瞻遠矚、內容豐富、思想深邃,既鼓舞人心,更催人奮進。
郭川鎮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更好的工作成果,以實際行動把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落到實處。
全鎮將緊緊圍繞縣十六次黨代會提出的“一地兩區”發展定位和構建“六大特色產業板塊”整體布局,堅持“12347”總體思路(緊盯傾力把郭川鎮打造為獨具特色優勢的蘋果產業百強鎮、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的鄉村旅游特色鎮、崇文重教尚德的教育文化明星鎮、宜居宜業宜商的包容開放魅力鎮這一目標,牢牢守住保障糧食安全及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兩條底線,充分發揮郭川毗鄰天水、麥積及三陽新區交通“半小時”城市圈區域優勢和中國蘋果產業百強鎮產業優勢以及“文明之鄉·禮儀之邦”文化底蘊優勢三大優勢,抓好果品、草畜一體化、康養、勞務4大產業,抓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障糧食安全、產業提質增效、鄉村建設及鄉村治理、項目及招商引資、生態環境保護、黨建引領等7項重點),按照“一帶兩域四區六片”總體布局,凝心聚力促發展,砥礪奮進譜新篇,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奮斗。
一是聚力“一帶”引領。圍繞金南公路鄉村建設示范帶引領作用,全力抓好村莊美化、公路綠化、項目量化等工程,堅持“科學規劃、農民主體、資源整合、突出特色、有序推進”方針,充分發揮高灣村柿子生態園鄉土特色、韓坪果園認購旅游特色現有資源,高標準實施高灣改造提升型、韓村鄉村旅游型鄉村建設村2個,圍繞“14+6+5”建設內容,對道路、排水、人居環境等進行改造提升,不斷完善基礎條件,加快城鄉融合進程;高標準綠化郭川至韓坪路口道路8公里,栽植百日紅、櫻花、雪松、云杉、冬青、月季、薔薇等綠化1.5萬余株,切實將金南公路打造成全縣鄉村公路綠化“樣板路”,在全鎮種植花帶96公里,深入實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常態化開展拆危、治亂等活動,全面打贏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竭力改善村莊面貌。謀劃申報各類項目48個,帶動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聚集,讓金南公路沿線成為推動全縣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示范帶”。
二是做足“兩域”文章。發揮廟山梁流域、孫山梁流域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優勢,聚焦“親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的目標定位,全力抓好小麥、玉米、蠶豆、萬壽菊、金銀花等農作物和特色產業種植,聚力打造500畝小麥良種繁育示范點1個,500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示范點1個,500畝冬油菜種植示范點1個,500畝甜玉米種植示范點1個,500畝飼用玉米種植示范點1個,全力保障糧食安全;融合發展中醫藥產業、康養保健、文旅養生、旅居養老等特色產業,高標準種植萬壽菊675畝、金銀花1100畝,鞏固提升宋川、韓坪77座蔬菜大棚質效,在宋川村新建高標準反季節大櫻桃、草莓自動化智控溫室4座8000平方米,在韓坪、黃大2村種植西瓜100畝,精心打造以果(菜)園認購、農事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韓坪“周末農場”示范點,以農耕文化展示體驗、生態觀光為主的趙那鄉村旅游示范點,以采風、寫生、旅游為主的麥峪寫生基地示范點,吸納以西北師大、天水師院繪畫寫生為主的各類游客2000人次以上,切實將康養及大健康產業打造成高質量發展的特色產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造集觀光旅游、采摘體驗、繪畫寫生、綠色康養為一體的“美麗經濟生態流域”。
三是發揮“四區”示范。緊盯“蘋果之鄉”和“一村一品”建設,在延鏈補鏈強鏈上狠下功夫,充分發揮馬廟梁萬畝蘋果產業示范帶宋川核心示范區,郭山村優質花椒種植示范區,卦丹村大櫻桃種植示范區,宋川、田川等川道區為主的電商及冷鏈物流示范區4大核心區示范作用,精細化、高標準管理果園3萬余畝,搶抓老舊果園改造項目機遇,相對集中連片更新改造低質低效果園1000畝,打造宋川嚴家500畝、郭川溫家灣200畝低質低效果園改造示范點2個,田川村100畝矮化密植綠色標準化蘋果種植示范點1個,種植品種主要以煙富6號、眾成1號、3號、陽光、秦脆等優質富士蘋果為主,鞏固提升宋川全國“一村一品”蘋果產業示范村帶動作用,不斷加大果園精細化管理和品種改良技術培訓力度,提升作務水平,提高果品質量,打造趙那、田川、高灣、青蓮、郭川、黃大等蘋果產業精品村6個,郭山、孫山花椒產業精品村2個,卦丹、馬蹄大櫻桃產業精品村2個,搭建果園防雹網310畝,以點帶面,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格局。加強果品儲藏銷售能力建設,在田川村新建果蔬保鮮庫1座,全鎮庫容達到1.17萬噸,申請注冊綠色產品2個,地理標志產品1個,企業商標2個,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新創建國家級示范社1個、省級示范社1個,市級示范社7個,使全鎮國家、省、市級示范社達到19個,深入推進“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模式,吸納就近就業1000人以上,組織勞務輸轉5600人以上,電商銷售果品400萬斤以上,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推動果品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升級。
四是堅持“六片”聯動。按照全鎮6大片區布局,堅持“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門路”的發展要求,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竭盡全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水平。統籌抓好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按照“六必訪六必查”及“七個不消”要求,緊盯45戶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及因病、因災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特殊群體,加大產業、就業、醫療、培訓等方面幫扶力度,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飲水,做到應幫盡幫、應納盡納、動態清零,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持續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途徑,依托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能人帶動等方式,實施趙那、田川集體經濟項目2個,不斷加大村集體自主經營性收入占比,力爭全鎮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00萬元以上,自主經營性收入村均達到12萬元以上。堅持抓班子、帶隊伍、抓落實工作思路,狠抓班子成員、鎮干部、村干部、駐村工作隊“四支”隊伍建設,結合“強作風、優服務、抓落實、促發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全面落實從嚴治黨政治責任,下大力度調整一批慵懶渙散、不作為的村干部,不斷轉變工作作風,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的干部隊伍,形成“六片”聯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實現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