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送暖,萬物復蘇。當下,在清水縣廣袤的田野間,辛勞的農民群眾正搶抓農時整田翻地,施肥備耕。
今春,清水縣將春耕備耕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提前謀劃,早做準備,儲備農資,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入鄉進村指導農業生產,掀起春耕備耕的熱潮。
“現在,我們需要對果樹進行施肥、拉枝和病蟲害防治,這樣才能保證今秋增產豐收。”近日,在清水縣郭川鎮宋川村蘋果園內,一堂在田間地頭開展的“公開課”正在進行。農業技術人員一邊講解,圍在旁邊的果農目不轉睛看著技術員動作,生怕錯過一個細節。

為切實做好春耕工作,清水縣緊盯春耕春播技術指導關鍵環節,分類制定越冬作物小麥、油菜田間管理技術,馬鈴薯、全膜玉米、設施蔬菜等春播種植技術要點,落實行政技術雙包抓責任機制,累計安排6名行政負責人和19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農業技術人員,開展包鄉鎮抓產業,行政負責人專門負責協調推動工作、專業技術人員專門負責技術指導培訓,“手把手”為種植戶“開科技小灶”,因地制宜提出技術指導意見,積極推廣農業先進新技術,采取集中授課、現場學習、生產實踐相結合,著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市場品牌意識,讓農民種地有支撐、有底氣,確保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全縣累計投入財政銜接資金1.13億元用于農業產業發展,最大限度調動了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和農戶春耕生產的積極性。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聯合供銷、市場監管等部門,緊盯生產備貨、市場準入、流通銷售等薄弱環節,積極對接縣內農資企業和供銷系統經銷網點,科學合理做好農資的調運和調劑,開展春季農資打假護農百日行動,累計調運儲備各類農資1200余噸,檢修各類農機具1250臺(套),確保春耕農資貨源充足,堅決防止假冒偽劣農資流入市場。


據了解,今年,清水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7.4萬畝以上,在金集、白駝、永清建成冬小麥新品種展示評價和標準化種子生產示范推廣示范點2500畝。圍繞打造蔬菜、食用菌等10個億級農業全產業鏈,落實“行政+技術”雙包抓機制,加大技術指導力度,種植食用菌1000萬棒,新建果園防雹網600畝。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