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6月,清水縣都要舉辦軒轅文化旅游節,人們以慎終追遠,虔誠恭敬之心敬拜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現已舉辦十一屆。時移世易,軒轅文化旅游節成為傳承軒轅文化的重要載體,這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節慶文化活動已深深印刻在人們的心中,成為展示清水形象、促進交流合作、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

清水,是軒轅故里,歷代史籍文獻和碑文方志史不絕書,《水經注》記載,帝生于清水軒轅谷,直隸秦州新志記載,帝生于軒轅之丘,名曰軒轅,今清水縣有軒轅谷。軒轅黃帝上承三皇之德,下啟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端,他播百谷草木,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根基。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境界,海納百川,協合萬邦的大同追求,勤政愛民,選賢任能的民本思想,剛柔相濟,兼容并取的和合精神,威武剛毅,誠信篤行的敬業精神,構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永恒基因。

秉承著軒轅黃帝敢于斗爭,敢于創新的偉大精神,清水對軒轅文化的研究傳承,開發利用,從未中斷過,從由來已久的民間祭祀上升到每年一次的公祭大典,軒轅文化成為清水文化建設的一面旗幟,從遺跡遺址的保護到銘刻著軒轅文化符號的市政基礎設施,為靈秀清水注入了文化血脈。從祖輩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到甘肅省軒轅文化研究會專家學者著書立說,百家爭鳴,構建起了軒轅黃帝生于清水建都新政葬于黃陵的學術研究體系和民族本源文化定位。清水為打造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鑄魂筑夢的圣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堅定走好文化自信之路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2020年5月,黨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首次將康養產業定位為區域性支柱產業。甘肅省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同時出臺推進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行動計劃,2023年甘肅省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國家戰略和省市決策部署,為清水發展康養及大健康產業帶來政策支撐和發展機遇,也為清水軒轅文化和《黃帝內經》研究開發利用開辟了新的途徑。
天水師范學院教授雍際春說:“清水作為軒轅故里,自然應該說傳承軒轅文化,弘揚軒轅文化,開發和光大軒轅文化,是清水義不容辭的責任。黃帝也是中國中醫藥的創始人,清水應該在發展大健康產業,發展康養產業,有很多優勢條件,上下齊心,發展大健康產業,可以說大有可為!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生態條件,豐富的康養資源,清水縣提出打造黃河上游康養及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的發展定位,深挖《黃帝內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中醫養生理論,以治未病清水中醫養生館品牌建設為抓手,打造西北中醫治未病中心,融合發展中醫藥產業、康養保健、文旅養生、健康食品、旅居養老、體育健身6個特色產業,推動形成醫養、游、食、居、動、康養及大健康全產業鏈,實現與清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形成春季踏青賞花,夏季避暑休閑,秋季田園采摘,冬季溫泉療養和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的康養模式,擦亮“軒轅故里康養福地”地域公共品牌。

一條主動式、特色化、綠色型文旅農康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在清水人民接續奮斗中不斷延展。以農為基,發展觀光農業、創意農業、會展農業、培育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以康為根,壯大道地中藥材產業,開發大健康產品,推廣中醫養生,建設溫泉康養城,打造生態功能療養基地,大力發展以旅居為主的養老產業,聚力構建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集群。以文為魂,把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注入產業基地、康養基地,開發文創產品,打造文化地標,增強文化感召力和品牌影響力。以旅為媒,培育農業觀光、農事體驗、中醫養生、生態療養、溫泉康養等生態旅游新業態,打造以縣城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區域,做精做亮、清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的旅游品牌,把清水建設成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生態花園。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一個特色鮮明的產業大縣,獨具魅力的康養福地,底蘊深厚的人文圣地,山清水秀的生態花園,富裕文明的幸福家園,正在漸行漸近。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