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甘肅省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甘肅省退役軍人網上對今年全省新一輪雙擁模范城(縣)創建考評驗收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將命名的65個城市(區、縣)名單予以公示,其中清水縣成功入圍。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關于雙擁工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爭創全省雙擁模范縣“九連冠”、建成全國雙擁模范縣總目標,積極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持續掀起雙擁工作新高潮,不斷推動全縣雙擁工作開創新局面、提升新水平、邁上新臺階。

堅定把牢政治方向
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全局,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雙擁表彰命名大會精神,緊緊圍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全局,把雙擁創建納入全縣“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任期目標管理責任制及干部政績考核,強化“雙擁促融合,共建謀發展”工作理念,按照“鞏固已有成果,緊跟使命要求,提升創建質量”總體思路,大力實施全民國防教育、助力部隊建設、維權保障服務、軍民融合發展“四大提升”工程,有效形成黨政統攬、行業支持、群眾參與、軍地互動的創建工作格局。
縣上主要領導堅持重大規劃親自主持制定,重大問題親自過問落實,重要活動親自組織參加。堅持做到研究年度全縣社會發展工作始終不忘部隊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始終不忘全民國防教育;組織大型演出始終不忘宣傳雙擁工作;落實城鄉改革措施始終不忘維護優撫對象合法權益;安排財政預算始終不忘加大雙擁優撫經費投入“五個始終不忘”。堅持召開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專題匯報,對重大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充分發揮縣人大縣政協監督職能,多次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督促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確保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制定出臺規范性文件,全面推進雙擁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發展。常態化開展“五史”教育,持續強化“四心工程”。全縣雙擁創建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創新發展。

不斷擦亮共建名片
在公共場所、城鄉主干道和部隊營區設置永久性雙擁宣傳牌,在車站銀行醫院景區設立“軍人依法優先”等醒目標識。堅持開展年度“十佳退役軍人”“最美軍嫂”“最美擁軍人物”表彰選樹活動。邀請20名抗美援朝和對越作戰老兵參加中央電視臺《唱響新時代》國慶節目錄制活動。組織退役老兵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甘肅電視臺《大戲臺》欄目走進清水錄制活動。持續開放縣國防教育中心和抗日救亡運動紀念館等教育基地。建成開放縣烈士陵園。打造“縣辦中心鄉辦站、村村設有輔導員”優勢,把雙擁宣傳教育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結合起來,讓各類創建活動接地氣有人氣。廣泛開展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進軍營、進支部、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村鎮、進社區、進家庭“八進”活動!氨處煛边M學校,“兵支書”擔任國防教育輔導員,退役老兵給青少年宣講革命傳統、傳播紅色基因工作深入開展。完善推行“2331”宣傳教育工程,兩級網格三個陣地三項活動有序運行,全民國防教育目標有效實現。堅持“四個緊密聯系”,緊密聯系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文明創建和急難險重任務,開展軍民共建,促進融合發展。先后建成6個軍民共建新農村,3個軍民共建文明社區,10個文明行業共建點,3個軍民文化廣場,3處共建基地,2條雙擁文明路。
各級黨政領導走基層、進軍營、參加“軍事日”活動,深化擁軍情結,厚植國防素質。每年春節、“八一”,縣上領導都要跨地區慰問外訓部隊官兵,入戶走訪看望優撫對象、邊海防執行任務官兵家屬和困難退役軍人家庭。每逢清明和烈士紀念日,社會各界和中小學生堅持祭掃紀念活動。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家庭入戶懸掛光榮牌5620塊,為4534名退役軍人頒發優待證,為69名立功受獎退役軍人登門送喜報,為16位建國前入伍退役老戰士和榮立戰功退役軍人頒授“建國70周年紀念章”。尊崇軍人尊重退役軍人社會風尚日益濃厚。當兵熱持續不減,大學生應征人數逐年攀升。

精細做好政策落實
駐縣部隊以服務地方發展為己任,積極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鄉村振興、文明城市創建等全縣重點工作,認真落實軍地互助需求“雙清單”,千方百計為駐地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全縣上下聚焦“三后問題”,認真做好軍人安置、家屬就業和子女入學工作,耐心細致解除官兵后顧之憂,確保他們全身心投入到訓練備戰中去。持續完善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健全作用發揮和激勵保障機制,讓廣大退役軍人在推進清水現代化建設新征途上大顯身手、建功立業。四年來,接收安置軍轉干部和轉業士官48人,協調子女入學8人,為官兵家屬解決公益性崗位11個;共接收自主就業退役士兵272名,推薦就業234人,自主創業25人,就業率達到95.3%。有2138名退役軍人積極參與到清水康養大健康產業建設中去,成為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領軍人物。
適時提高各類優撫對象的撫恤補助標準,共發放各類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金4178.9萬元,發放優撫對象臨時價格補貼97.1萬元。堅持做到重點優撫對象社會醫療保險全覆蓋,參保率達到100%。對272名城鄉退役士兵進行職業教育培訓;鼓勵引導24名退役軍人擔任“兵支書”“村干部”,104人進入村級“兩委”班子,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領頭雁。成功舉辦全市首家退役軍人直播帶貨網絡商務培訓班,通過跟蹤孵化,技術指導,幫助興辦實體店,促使退役軍人在成為新業態下的經營主體。積極參加全省首個局長帶崗直播現場招聘會,為推介宣傳清水搭建良好平臺。

全力優化服務保障
始終堅持黨管武裝原則,熱忱為部隊建設發展排憂解難。堅持把軍事設施列入城鄉整體規劃,對部隊建設用地、供電供水和營區建設等方面優先給予立項審批、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四年來,建立軍民融合項目跟蹤落實推進機制,建成南峽至社棠國防戰備公路、救災物資裝備動員中心;國民經濟應急糧油配送中心列入全省名錄;清隴高速公路納入中央軍民融合委員會“十四五”項目庫和甘肅省“十四五”綜合交通規劃;投資2043萬元的縣人防指揮中心建成使用。
四年來,先后為縣人武部、縣武警中隊和預備役投入各類資金371萬元,為縣人武部解決“三項基礎”建設資金96萬元,民兵基層營連建設、民兵軍事訓練經費40萬元,戰備庫室建設和戰略物資采購費15萬元;為預備役部隊解決各類建設經費30萬元;每年為縣中隊武警戰士解決生活補助經費10萬元,醫療保障經費5萬元。有效保障了部隊官兵訓練執勤順利開展?h財政列支各類優撫安置資金及雙擁工作經費1812.1萬元,有力保障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政策、退伍士兵就業安置政策、現役軍人兵役優待政策、優撫對象醫療保障政策、退役軍人援助解困政策“五個全面落實”。
大美清水美如畫,雙擁工作勢如潮。今后,清水黨政軍民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奮力譜寫雙擁創建工作新華章。(清水融媒信息員-郭永平)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