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清水縣25.88萬畝小麥全面成熟,西部鄉鎮小麥收割已近尾聲,東部鄉鎮小麥陸續進入收割期。田間地頭,麥浪滾滾,機聲隆隆,村民們搶抓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加緊搶收,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來到秦亭鎮董河村千畝冬小麥良種繁育基地,金黃色的麥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收割機來回穿梭,收割、脫粒、秸稈粉碎一氣呵成,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的麥收景象。

董河村黨支部書記李陽生說,“董河村千畝冬小麥良種繁育基地種植的小麥昨天開始收割,我們搶抓好天氣,預計一周內全面完成收割、本月末完成晾曬。”
秦亭鎮把糧食生產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來抓,在全力保障小麥收割的同時,千方百計為村民提供小麥晾曬場地,各村文體廣場、周邊空地、小巷道等,都成為小麥“晾曬場”。

在秦亭鎮百家村文體廣場、巷道內,曬滿了一片片金黃色的小麥,村民們來回翻曬,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秦亭鎮鎮長張懷民說,“秦亭鎮今年共種植小麥15500畝,前期我們通過維修回填道路、提供技術培訓等方式支持群眾種植小麥,現在各村陸續進入夏收時節,我們聯系了河南、陜西、四川以及本地的收割機26臺,為收割機作業人員提供住宿、飲水等服務,確保秦亭鎮小麥顆粒歸倉。”

為了加快全縣小麥機收進度,實現顆粒歸倉,清水縣下派農業技術干部68名,分赴各鄉鎮包抓指導,檢修,調試各類機械102臺次投入三夏生產。農業部門實行24小時晝夜值班制度,及時處理“三夏”期間出現的各種情況,及時解答機手遇到的各種困難,為機手提供有關信息,為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順利作業提供了方便。(圖/文 清水融媒記者 趙凱娜 丁文艷)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