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木耳采收的季節。在山門鎮旺興村黑木耳種植基地里,數座大棚拔地而起,排成一片。大棚里面,一排排菌棒懸掛得整整齊齊,色澤黑褐的木耳長勢喜人。在現場,記者看到有人專門負責采摘木耳、有人負責晾曬木耳,大家各司其職,呈現出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

木耳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日常管理和采摘全部靠手工完成。“我采摘木耳,一天能掙80元,在照顧家里的同時,也增加了收入。”旺興村村民劉紅霞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鞏固發展村集體經濟,2021年,旺興村依托天津市河北區東西部協作社會幫扶項目,投入資金139.5萬元,建設了黑木耳生產棚6座,晾曬棚3座,購買黑木耳菌棒18萬棒。

旺興村黨支部書記郭彥峰告訴記者,“旺興村目前共有6座木耳生產大棚,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現在正值木耳采摘期,每天村上有20多人采摘木耳,十天采摘一茬,現在采摘的是第一茬,可以采摘四五茬。”

據了解,山門鎮旺興村黑木耳種植項目由旺興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木耳生產、經營、銷售等各個環節,每年可帶動20戶群眾通過務工增加收入,產品銷售采取幫扶單位消費扶貧、市場營銷、東西部扶貧協作帶動相結合的方式。每年盈利后,將總凈利潤的80%用于增加村集體經濟積累,20%帶動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和特殊困難戶增加收入,真正實現“一個項目,多方受益”。(圖文/清水融媒記者 趙凱娜 丁文艷)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