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安天下,種子為基。為進一步加快清水縣冬小麥良種產業化經營步伐,做大做強優質小麥良種繁育產業,增強良種供應能力,加快種子產業育、繁、推、服一體化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清水縣高標準謀劃建設冬小麥良種繁育基地5萬畝,目前各項秋播備播工作有序開展。

近日,記者走進王河鎮小麥良種繁育基地,集中連片的良種繁育預留地排列整齊,田間地頭機聲隆隆,農戶們正熱火朝天地深耕土地,為迎接秋播作準備。
為確保良種繁育工作有序開展,爭取明年大豐收,王河鎮把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作為打造產業園區的重點工作來抓,在今年7月份就完成了小麥良繁基地預留地工作,并加強指導服務,組織群眾有序開展整地、除草、耕地、施肥等工作。
“目前已完成耕地8000畝,通過深耕伏曬,為明年小麥豐收夯實基礎,力爭將王河鎮打造成‘全縣糧倉’和小麥良繁示范區,助推農業提質增效、群眾增收致富。”王河鎮副鎮長王永田說。

在小麥良種繁育產業布局上,清水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高產抗逆品種為主導、優質良種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品種布局和區域布局,按照“合理布局、科學選種、規模建設、提升能力”的原則,以“兩區兩基地”建設為重點,結合市場需求,以高產抗逆品種為主導、優質良種為重點,進一步優化品種布局和區域布局。
今年秋季小麥良繁基地建設主要圍繞中部河谷川塬區、西南部淺山區、南北部一般山區、東部二陰山區四個不同種植區域的特點,突出10個1000畝、2個2000畝、1個4000畝、1個5000畝示范基地的創建。
清水縣種子管理站站長楊國權告訴記者,“目前,全縣小麥良繁基地秋季備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預留地整地工作全面開展,全縣18鄉鎮立足各自工作實際,整合轄區內大型機械等資源優勢,集中力量對小麥良繁基地開展深耕除草、整地施肥等工作。”

良種繁育,種子是關鍵。清水縣依托省農科院清水小麥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加強冬小麥科技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對外合作,引進優良小麥種質資源、先進育種技術,提高全縣小麥良種繁育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大國家及省級審定優質冬小麥新品種推廣力度,按照不同區域、不同海拔等綜合因素影響,科學選擇適合清水縣推廣的優良品種,做到主導品種明確,品種搭配合理。
“清水縣農業農村局在前期開展小麥品種布局專家論證的基礎上,圍繞全縣小麥四大適宜區,優先選取和推薦抗寒抗病、穩產豐產的蘭天36號、蘭天42號、蘭天43號和天選54號等優良品種進行繁育推廣,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采購優質小麥良種175萬斤,確保今年9月中下旬能夠實現供種秋播。”清水縣種子管理站站長楊國權說。
為確保良種小麥能適時播種、科學播種,連日來,清水縣農業農村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圍繞良種應用、深耕深松、測土配方施肥、適期適量播種等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指導,為種植主體和個人解決后顧之憂。
“近期,我們下派技術人員深入18鄉鎮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并計劃于近期組織全縣100多家生產經營主體的技術人員集中開展秋季備播技術培訓會,為高質量推進5萬畝良繁基地秋播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清水縣種子管理站站長楊國權說。(圖/文 清水融媒記者 王永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