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古稱上邽,因清泉四注而得名,有2700多年的建縣史。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是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誕生地、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尋根祭祖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縣、中國體育旅游精品目的地、中國溫泉之鄉。在這片遠古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沃土上,溫泉景區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綠水青山的懷抱中,向世人展示著她獨特的魅力。

孕山水之靈秀 聚人文之氣質
清水溫泉景區位于牛頭河支流湯浴河下游,距天水市56公里,距天水機場、天水高鐵站52公里,距天水火車站46公里,距縣城8公里,總面積8.12平方公里。景區內生態康養資源得天獨厚,山地海拔1400—1778米,森林覆蓋率80.13%以上,植被覆蓋率89%以上,負氧離子指數達到每立方厘米1400個,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豐富的地熱資源是上天對清水的青睞和恩寵,溫泉水質優良,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尤其被譽為“生命之花”的鋅含量居全國之冠,為全國十三大名泉之一,是醫養康養、旅游避暑的勝地。區域內鐘靈寺、圓通寺、李虎墓等人文景觀與自然生態景觀相得益彰,孕育形成清水溫泉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資源富礦。

探文旅之富礦 樹康養之品牌
高標準、深層次開發溫泉旅游資源始終是清水縣委縣政府打造生態旅游名縣先手棋和著力點,依托景區厚重深遠的文化古韻,渾然天成的生態風光,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新奇別樣的地方特色,累計投資1.66億元,培育形成甘肅省清水職工培訓中心、清水湯峪溫泉、甘肅省清水玉泉體育訓練基地等文旅企業。景區現有客房506間、床位1020張,三家國際水準的度假酒店與溫泉客棧、生態別墅、低碳型民宿、露營基地,能滿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有行政會議室7個、商務宴會廳3個、包廂26間,可同時保障700多人開會、1500人用餐;籃球館、乒乓球館、司洛克臺球館、網球場、田徑場、射擊攀巖基地等體育運動設施齊全,游泳館、水療中心、露天溫泉、景觀湖獨具特色,是聞名遐邇的休閑度假勝地。縣委、縣政府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度假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景區道路、游客服務中心、治未病中醫養生館、文旅農康產品展銷館、公共旅游廁所、公共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及綠化美化工程提檔升級,運動訓練、健康保健、溫泉洗浴、休閑娛樂、住宿餐飲、會議培訓、生態旅游、休閑養生、理療康養等旅游業態方興未艾,文旅康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加速融合,“中國森林養生基地”“國家3A級旅游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中國溫泉之鄉”,一個個金字招牌極大提升著清水溫泉的知名度、美譽度、影響力,“軒轅故里、康養福地”地域公共名片和“親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旅游品牌在全縣上下的繼續奮斗中越擦越亮、熠熠生輝。

引文旅之巨擘 啟開發之新程
在清水縣建設產業大縣、人文勝地、康養福地、生態花園、幸福家園的戰略布局中,溫泉建設被擺在優先發展位置;在打造六大特色產業板塊、加速推進文旅農康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中,溫泉開發首當其沖。清水縣依托黃帝出生清水的史實,取“閃電繞北斗樞星”之意象,精巧布局“一核一軸一帶四區”(溫泉旅游服務核、湯浴河水域景觀軸、濱河景觀游憩帶、暖灣小鎮綜合服務區、軒轅溫泉度假區、森林運動休閑區、牛頭河田園養生區),建設“7+4+1”項目體系的頂層規劃設計,擘劃出溫泉新一輪開發建設的美好藍圖。縣委縣政府積極筑巢引鳳,與甘肅省文旅企業巨艦公航旅集團攜手合作,大手筆、高起點謀劃清水縣軒轅溫泉開發項目,規劃投資9.96億元,用3年時間高標準建設游客綜合服務中心、溫泉養生區、湯泉水世界、溫泉酒店、醫養康養體驗公館、溫泉養生湯院、濱水商業街、康養地產、滑雪場等休閑康養9業態,建設4.71公里景區精品道路,吹響了新征程溫泉開發建設的集結號。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牽線搭橋、高位推進,縣直各部門緊密配合、通力合作,為項目建設提供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的服務保障,共同發力推進項目落地實施。隨著項目的實施,清水溫泉旅游必將迎來由傳統旅游向沉浸式、體驗式現代旅游的華麗轉身、精彩蝶變,一個集文化旅游、醫養康養、體育休閑、現代農業、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康養福地必將在不久的將來魅力綻放。
新時代新征程上,清水縣將稟持開放包容的理念,真誠與八方客商攜手合作,用自然之美對話經濟發展,用科學理念點燃康養夢想,用接續奮斗締造發展傳奇,共創溫泉開發建設的美好未來。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