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要發展,道路必先行。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提升改造農村道路既是優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環節。2023年,清水縣將實施18個自然村道路硬化56公里、32個自然村巷道硬化24.66萬平方米列入民生實事之一,把提升人居環境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舉措,抓好公路工程建設,著力守護百姓“腳下安全”。

近日,記者走進秦亭鎮、山門鎮等村內,一條硬化不久的水泥路橫貫村間,來往車輛暢快通行,偶爾有村民牽著牲畜行走路邊。硬化后的新村道依山盤旋而上,路旁新增設的護欄貼上了反光膜,在坡度、彎度較大的路口還安裝了道路反光鏡等安全設施,寬敞、嶄新的道路拉高了鄉村“顏值”。

“現在路修到了家門口,我們出行也方便了,真是給我們辦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我們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幸福了。”秦亭鎮西溝村村民張德祿說。
硬化的是道路,通達的是民心。村內道路的變化,巷道道路硬化工程的實施,讓群眾喜上眉梢、甜在心頭。硬化的條條道路不僅是一條“便民路”、更是黨和村民之間架起的“民心路”、鋪就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今年我們財政實施的鄉村建設巷道硬化項目為全縣民生實事項目,涉及18鄉鎮44村,硬化巷道31.2萬平方米,總投資4211.91萬元(其中財政獎補資金3158.93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勞折資1052.98萬元)。項目于4月份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全部完工。”清水縣財政局副局長俞吉平說。

據了解,自今年4月份清水縣2023年自然村道路及主巷道硬化建設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各相關鄉鎮充分發揮村民及監督小組的監督管理作用,確保項目按標準施工。加強施工過程監督管理,重點對路基壓實處理、原材料檢驗、混凝土拌和、路面鋪設振搗、后續養生等關鍵環節嚴格把關,對質量有嚴重問題的項目不予驗收,要求施工隊限期整改。

“項目實施后進一步完善了我縣各鄉鎮、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公共資源融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成廣覆蓋、深通達、提品質的農村交通網絡,為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安全、便捷、快速、可靠的交通運輸保障。”清水縣農村公路項目建設辦副主任高斌說。

道路硬化項目的實施,回應了群眾呼聲,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項目實施村群眾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下一步,清水縣交通局和財政局將繼續為民辦實事,立足村情實際,完善村內的軟、硬件設施,以村強、民富、產業興為發展目標,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圖/文 清水融媒記者 王利萍 馬輝)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