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冬以來,清水縣以開展“暖冬行動”為抓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縱深推進“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進一步加大社會救助和關愛幫扶力度,全力保障困難群眾溫暖平安過冬。各鄉鎮、各部門紛紛組織開展一系列“暖冬行動”,用心、用情、用力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度過一個溫暖、安全的冬天。

寒冬已至,氣溫驟降。連日來,紅堡鎮主動入位、擔當作為,堅持把保障群眾安全、溫暖過冬作為當前民生大事,積極組織鎮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等各級力量對全鎮范圍內的困難家庭進行了全面走訪排摸,了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并建立臺賬、列出清單,聯合幫扶單位將群眾所需的煤炭、棉被、棉衣等越冬物資及時送到群眾家中,同時進行了冬季防煤煙中毒、防火、防凍、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知識宣傳,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清水縣醫保局為了掌握解決困難群眾的真正需求,精準幫助困難群眾,按照“缺什么、幫什么”的原則,前期組織人員與元川、樊家兩村干部排摸特殊困難群眾越冬取暖缺少的必需生活用品,精準到戶到人,為兩村困難群眾送去煤炭15000斤、棉服棉鞋2套、棉門簾12條及米面油等,并與他們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生活狀況以及存在的困難,鼓勵他們堅定信心,積極樂觀,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下,克服困難,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豐望鄉組織鄉村兩級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成員為全鄉分散特困供養對象發放冬季燃煤,將溫暖關懷送到家門口。針對重點群體、重點對象分類施策,按照“需求什么救助什么”的原則,積極落實幫扶措施,為63戶困難群眾先后發放煤炭42噸。積極銜接各駐村幫扶單位深入聯系村及時開展多種形式的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為困難群眾發放食用、大米、暖壺7個、棉被等物資,落細落實幫扶措施,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郭川鎮按照“缺什么、幫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通過入戶走訪,全面排摸特殊困難群眾越冬取暖缺少的必需生活用品,以“民政救助一點、幫扶單位幫助一點、鎮村干部湊一點、社會愛心人士捐贈一點”的多種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和生活物資,為困難群眾購置發放煤炭116.5噸,棉衣7件套,棉被、褥子7套,棉門簾12個、窗簾8個、電熱毯2條、炕席1張,努力營造群眾安全溫暖越冬的濃厚氛圍。

入冬以來,受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為切實保障困難群眾困有所濟、衣食無憂、溫暖過冬,土門鎮以鎮村婦聯組織為主體,動員廣大婦女開展巾幗志愿服務活動,幫助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等困難群體打掃屋內院內環境衛生,生起火爐,換上過冬物資,確保困難群眾日常照料服務落實到位、居住環境衛生干凈、保暖措施安全落實。
清水縣農機服務中心干部職工捐款3000多元,購買床上用品8套,深入金集鎮張山村慰問困難群眾,詳細了解他們生活條件、身體狀況等情況,提醒幫扶對象做好冬季燃煤取暖防火安全,確保安全、溫暖過冬。同時,縣農機服務中心在農機具補貼項目上給予張山村困難群眾傾斜,選取3-5戶有能力有意愿從事適度規模種植農戶發放一部分小型農機具,給種植大戶、機械能手購買農機具優先補助,助力產業發展。

群眾之事無小事,樁樁件件系心頭。清水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圍繞保障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開展了以送煤炭、送棉被等為主要內容的“暖冬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各級各部門積極籌資捐物,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為一、二類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等特殊困難群眾購置發放越冬物資,盡最大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送到群眾心坎上,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持續攀升。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