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緊盯全省“打造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機遇,聚力打造“黃河上游康養及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堅持以康養及大健康產業為“引擎”,以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兩翼”,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生態條件、豐富的康養旅游和歷史悠久的中醫藥等資源優勢,聚力融合發展,打造康養福地。
近日,來到清水縣中醫養生館,館內藥香浮動,市民們排成長隊,正等待體驗針灸、熏蒸等理療項目。
“治未病•中醫養生館”在清水縣已建成52家,常態化開展艾灸、火罐、刮痧、拔罐推拿、中草藥藥療等多種中醫養生理療項目,并安排縣內名老中醫定期坐診中醫養生館進行“體質辨識+專家診療”,為群眾提供有針對性的中醫養生服務。
“我是從鄉里來的,聽說這里的中醫養生館看慢性病效果很好,我特意趕來治療了幾天,感覺確實不錯。”白駝鎮村民蔡海蓮告訴記者,她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每逢天氣變化身體都會不舒服,通過在中醫養生館理療,身體狀況好轉了,心情都松快了不少。

針對不同人群推薦相應的理療服務,結合實際、推陳出新,持續拓展服務項目,是清水縣做大做強特色鮮明、技術一流的精品旗艦中醫養生館的獨特路徑。
“今年,我們在《黃帝內經》治未病理論和養生思想指導下,又深入挖掘整理了許多瀕臨失傳的中醫適宜技術,使我們養生館內的適宜技術達到50多種,從而極大地豐富了治療手段,取得了很好的康養效果。”原清水縣中醫院院長蔡貴生說。
為推動全縣中醫藥事業和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清水縣還多次舉行中醫養生文化宣傳暨中醫義診活動,為全縣群眾看病問診,科普中醫藥養生知識,同時定期舉辦中醫養生技能大賽,弘揚“治未病”中醫藥文化傳統,傳播健康養生文化,有效提高全縣中醫養生從業人員醫技水平。

養生不在一時之效,而在長久之功。為給廣大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康養服務,清水縣積極探索康養產品研發,開發養生茶類、養生藥膳等保健飲品,靈芝切片、孢子粉等中藥制品,足浴包、熱敷包、熏蒸包、養生枕、養生肚兜、坐墊和中草藥香包等養生理療類康養產品30余種。
康養產品種類繁多,位于白駝鎮的養心園農耕文化產業旅游專業合作社的艾草類康養產品頗受市場歡迎。
在“央企消費幫扶聚力行動之中國石油昆侖好客第三屆購物節”上,清水縣特色康養艾草加工產品與中國石油甘肅分公司簽訂養生枕、菌類、蜂蜜等產品訂單10萬余元,還與儒牛農業、中國社會幫扶網洽談達成入駐框架,將清水縣特色農特產品在門店上架并進行宣傳,讓清水康養產品搭上互聯網的東風,進入更大的市場銷售。

“乘著清水縣大健康產業的東風,我們的艾草產業由小作坊生產已經變成了全自動化的生產。艾草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到了全國各地,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和認可。今年我們有300畝的艾草實驗基地,將收集鮮艾草200多噸,爭取帶動更多農戶致富,推動全縣文旅農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清水縣養心園農耕文化產業旅游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富強說。
目前,清水縣已建成集康養產業服務及旅游接待、中醫養生體驗、文旅農康產品研發展銷等為一體的康養一條街,清水縣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體系日趨完善。
“我們將持續抓好政策機遇,用好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進一步培育壯大獨樹一幟的康養及大健康產業,用產業振興不斷擦亮我縣‘軒轅故里·康養福地’的公共地域名片,聚力打造‘黃河上游康養及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清水縣健康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程志強說。

花舞北山是清水縣文旅農康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景區建設中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觀光農業、創意農業,精心打造了丁香園、月季園、薰衣草園、三友小園等10個主題小公園。依托全縣豐富的森林資源,深入發掘不同生態功能區的康養功效、保健價值,規范建設丁香解郁養胃、牡丹消菌降壓、槐花潤肺健胃等6個生態功能康養基地,針對每個基地設計一套科學實用的康養指南,為不同體質的游客提供針對性、專業化的生態功能康養服務。生態功能康養與中醫養生、溫泉療養、文藝潤心養生共同構成了“四大康養品牌”。

文旅農康融合,風景這邊獨好。清水縣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資源更廣領域整合、要素更高水平聚合、業態更深層次融合,聚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康養保健、文旅養生、健康食品、旅居養老、體育健身六個特色產業,推動形成“醫、養、游、食、居、動”康養及大健康全產業鏈,形成“春季踏青賞花、夏季避暑休閑、秋季田園采摘、冬季溫泉療養”和“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四季養脾胃”的康養模式,持續做靚康養福地金字招牌,奮力跑出文旅農康融合發展加速度。
清水由此開啟了向康養大縣的美麗嬗變,一條主動式、特色化、綠色型的文旅農康高質量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在全縣上下接續奮斗中不斷延展。以農為基,發展觀光農業、創意農業、會展農業,培育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以康為根,壯大道地中藥材產業,開發大健康產品,推廣中醫養生,建設溫泉康養城,打造花舞北山、香怡南塬生態功能療養基地,大力發展以旅居為主的養老產業,聚力構建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集群。以文為魂,把文化內容、文化符號注入產業基地、康養基地,開發文創產品,打造文化地標,增強文化感召力和品牌影響力。以旅為媒,培育農業觀光、農事體驗、中醫養生、生態療養、溫泉康養等生態旅游新業態,打造以縣城為中心的全域旅游核心區,做精做靚“親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的旅游品牌,把清水建設成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生態花園。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清水縣圍繞市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突出文旅康養、清潔能源等特色產業,打造生態旅游名縣”的戰略目標,搶抓政策機遇,用人文底蘊賦能康養產業,用天然稟賦涵養康養夢想,用砥礪奮進成就康養勃興,一個特色鮮明的產業大縣、獨具魅力的康養福地、底蘊深厚的人文圣地、山清水秀的生態花園、富裕文明的幸福家園正在漸行漸近、噴薄欲出。(文/清水融媒記者 李榕 王永強)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