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小長假將至
清水旅游熱已悄然升溫
美食作為城市的名片
是街頭巷尾的美味傳承與創新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份美食攻略
帶您探尋軒轅故里的美食故事

清水扁食
“一開二卷韭芽蔥,皮似梯形腹內空。鍋中翻身撈到碗,三錢臊子辣椒紅”,說的就是清水扁食的香!不僅香在皮,香在餡,香在臊子!放進嘴里,鮮香四溢,“熱辣滾燙”。

清水扁食分為葷扁食、素扁食、核桃扁食。葷扁食包著肉臊子,裹上澆頭放進嘴里,滿滿一口香嫩;素扁食是為了包容更多飲食習慣形成的,但也不遜色,裹上辣子和蔥花,入口即爽!核桃扁食加了清水特產的核桃,扁食的香辣加上核桃的清香,既美味又健康!

清水面皮
清水的面皮可是出了名的香!油潑辣子、醋、食鹽、蒜泥、熟油,盛滿大大小小的盆子,一字擺放。切好的面皮一指寬,黃澄澄,亮閃閃,行是行,列是列地碼著,面筋疏松堆起來。拌好的面皮入口筋道,柔軟,酸,辣,涼。一碗下肚,擦擦嘴上的紅圈圈,真是過癮極了。

清水燒雞

作為傳統美食,清水的燒雞一般用多種香料做鹵汁,全程不經油炸,味美可口、香入骨髓,文火讓雞肉的水分和鮮味充分保留,濃香四溢,軟嫩的雞爪一入口便迷醉味蕾,鮮美不可方物。
清水八大碗
清水八大碗是清水的傳統美食,八大碗往往用于宴客之際,上八道大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看起來爽快、吃起來過癮,故稱其為八大碗。八大碗一般為四葷四素,包括燴豆腐、燉粉條、白菜、胡蘿卜、炸酥肉、炸丸子、紅燒肉、燒排骨、燴牛肉,以素菜雜燴汆菜入底,葷菜澆頭入八碗之中。八大碗寓意吉祥如意、團圓美好,在清水,八大碗成了一種傳統,被越來越多的家庭傳承著。
清水鍋鯫
鍋鯫在清水是極其受歡迎的,因其形狀酷似機靈可愛的小魚而得名。故鍋鯫又名漏魚、面魚等。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食用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干拌、涼調、熱煮等,又根據調味不同分為漿水鍋鯫、香醋鍋鯫、炒菜鍋鯫等等。
鍋鯫可用蕎面、小麥面、玉米面為原料來做,小麥面和玉米面最常見,也可幾種面混合做,其中最好吃的是用當年的新玉米面所做的鍋鯫,新鮮爽口。盛夏,咥一碗鍋鯫,讓燥熱就此止步!讓美味永駐人間!

清水漿水面
一碗好的漿水面,最主要的是熗鍋的技巧:先在鐵鍋中倒少許的清油,加熱到冒微煙的時候,將提前準備好的蔥花、韭菜與少許食鹽一同倒入熱油鍋中,然后將清涼透亮的漿水旋入鍋中,隨著“滋溜”一聲響起,濃濃的菜香夾著淡淡的漿水味道溢出窗外,真是讓人有種垂涎欲滴的沖動。
喝一口純正的漿水湯,撈一筷子細長柔道的面條入口,再配上虎皮辣子,堪比一桌豐盛的宴席,瞬間家鄉的味道便彌漫身心。
清水馓飯
馓飯若要好,三百六十攪。將篩好的玉米糝子拌入鍋中攪至均勻,是做馓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不僅決定著是否入味,也足以考驗制作功力。一手長筷,一手紛紛揚揚,在沸水的合奏中,鍋中逐漸變得濃稠起來,氣泡噗嗤噗嗤往外冒,滿屋子頓時散發著迷人的清香。

麻麩饃饃
麻麩饃,一道經典的傳統小吃。餡料用麻子磨制而成,以五香粉、食鹽、蔥花等佐料拌入并適當加入豬油,用發酵好的面團搟成薄餅做包皮。成品饃潔白松軟,香味獨特。做法歷史悠久,是很有特色的地方特色小吃,成品饃潔白松軟,香味獨特。

韭菜包子
韭菜包子,是選早春陽畦里露天生長的頭刀韭菜,長約5寸,半為白根,半為青葉,精選洗凈后,切成六、七分長的拌餡,另選隴西臘肉切成小肉塊,上籠蒸熟,即可食用。吃起來香味撲鼻,越嚼越香。作為春令小吃,韭菜不僅有利尿、溫補之功。

涼拌烏龍頭
將烏龍頭擇洗干凈,刀切兩瓣。鍋置火上,放開水、料酒、精鹽,將烏龍頭焯水成熟后撈出放入盆里,蓋上蓋子燜后,將水擠干,放上蔥花、姜末,然后將燒熱的植物油倒入盆中,加精鹽,味醋、味精、芥末油,攪拌均勻,質嫩味鮮,清爽利口。

涼拌五葉菜
五葉菜又叫五角菜,五葉顛等,在野菜里屬較貴的那種。每朵上五片小葉子,樹上都是刺,比較難摘。口感有點像嫩核桃。生長在甘肅農村深山的野菜,常用作涼菜。五葉菜具有促進血液循環、促進食物消化、減肥、理氣等功效。

涼拌花椒芽
清水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適合于花椒樹的生長,當地老百姓就地取材,在花椒樹發芽期采摘幼嫩的芽葉,油亮鮮綠,開水去麻味,可以熱炒、涼拌、油炸、涮鍋,麻香宜人,開胃爽口,具有獨特風味和豐富營養。舊時曾被列為宮廷貢品,供宮廷貴族享用。

相約軒轅故里 遇見丁香花海
2024丁香文化旅游活動即將盛大開啟
以花為媒聚人氣 興產業潤文化惠民生
人間四月花舞北山
以丁香之約 邀八方賓朋
悟文化 賞美景 品美食 話康養
同覽青山綠水 共享美好旅程
軒轅故里 康養福地清水歡迎您
(編輯:張平安責編:王玉芳編審:劉紅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