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能夠在玉米不減產、能穩產的基礎上多收一季大豆,提升大豆自給率的一種種植方式。近日,走進清水縣永清鎮1580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示范點,村民們正忙著放苗并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大家操作熟練、默契配合,搶抓農時,繪出一幅幅生機勃勃的田園"豐"景畫卷。

2024年,永清鎮結合區域優勢,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在南塬種植1580畝大豆玉米,打造千畝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示范點。

由于作物生長規律,大豆與玉米天然存在爭地問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對傳統間作套種模式的改良升級,最大好處就是解決了大豆玉米爭地問題。


永清鎮采取“4+2”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即“4行大豆+2行玉米”,充分發揮高位作物玉米的邊行優勢,擴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間,在保證玉米不減產的情況下,增收一季大豆,實現玉米和大豆共生期內優勢互補、和諧共生,達到穩糧擴油的效果。

“我們從四月開始進行土地翻耕、覆膜、點籽等工作,現階段正在放苗,預計一周時間放苗工作全部完成,后期我們將以‘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豆’的目標要求,緊盯時令,組織人員,對田間加強管理,做好追肥除草、收割交售等工作,促進高產增收。”永清鎮原泉村黨總支書記黃旭東說。

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不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推進糧食穩產高產,同時也能讓村民實現一畝土地雙份收入,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永清鎮原泉村村委會副主任黃小明介紹,“我們大豆玉米復合種植的玉米總產量可以達到3000余噸,大豆總產量能達到150余噸,預計產值可達200多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預計帶動400戶農戶戶均增收2000元。”

目前,永清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工作正有序開展。后期還將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指導服務,進一步提高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實現農產品質量和效益雙提升,為糧食豐收打下良好基礎。(圖/文 清水融媒記者 李榕 馬成龍 編輯:張平安 責編:王玉芳 編審:劉紅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