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找一個假期,遠離城市的喧囂與浮躁,回歸自然,體驗鄉村慢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夏天的清水鄉村鳥語花香、綠樹濃蔭、水天一色,藏著平淡生活里的歲月靜好。

“輕煮歲月慢煮茶,閑享人間煙火氣。”在清水縣永清鎮蘇屲村谷坨自然村有這樣一處休憩放空的好去處北山小院。小院綠樹環繞、門口薔薇花開得正艷,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盡顯情調與煙火氣,坐在院內品茗養生,喝茶的同時還能享受非遺文化,體驗傳統技藝。

北山小院負責人小滿說,“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這個村落,特別喜歡,感覺回到了小時候,我就租下這個院子開始改造經營,今年又進行了升級改造,4月份進入正常營業。這里有精致的下午茶和農家私房菜、燒烤等,不但可以喝茶聊天,還可以休閑小憩、讀書品茗,為清水和外地游客們提供了一個休閑的地方。”
近年來,永清鎮蘇屲村依托自然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造谷坨民宿等鄉村旅游業態,吸引不少商家入駐,也受到很多游客的青睞。

永清鎮蘇屲村黨支部書記蘇耀剛說,“谷坨民宿文化村是永清鎮蘇屲村的一個舊村落,是花舞北山景區內的一個民宿集中點,2018年以來經過打造,已經有6戶商家入駐,集餐飲、休閑、娛樂、納涼、品茶為一體,經營收入都很好。”
北山小院旁的“趣野”城市露營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裝修,可露營野炊、夜觀星辰、親子娛樂,為谷坨民俗村落又添新業態。

“趣野”城市露營基地負責人繆英文說,“我們的露營基地即將進入試營業階段,有露營帳篷、星空屋、天幕電影等設施,主打新疆烤肉、韓式烤肉等特色餐飲服務,這里將成為親子、休閑、娛樂、餐飲為一體的城市露營基地,進一步帶動清水縣蘇屲村集體經濟積累和鄉村旅游發展。”

清水縣依托生態優勢,突出鄉村特點,促進和美鄉村建設,開發了類型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形成多元一體化發展的鄉村文旅消費圈,鄉村旅游不僅滿足了游客旅游休閑需求,更成為促進農民增收,拓寬鄉村振興的新渠道。
在清水縣溫泉村,一戶戶農家樂排列整齊,院內空間開闊,餐飲住宿、納涼喝茶等應有盡有。院外花草茂盛,掩映著仿古風格的門庭,更有民俗水景街、“時光”便利店、“圍爐煮茶”、DIY手工陶藝等多種休閑業態,讓游人體驗不一樣的鄉村生活。

臨近中午,游客劉曉芳帶著姐妹們一起過來游玩、品嘗美食。她開心地向姐妹們介紹說,“這里就在溫泉的上面,泡完溫泉到這里來品嘗美食,欣賞美景。這里我經常來,山清水秀,還有各類野菜、蕎麥面等特色美食,非常不錯。”

清水縣白沙鎮溫泉村黨支部書記蔣永安說,“溫泉村鄉村旅游以‘品嘗’農家味道、‘擁抱’田園風光、‘享受’篝火狂歡、‘回歸’淳樸生活為核心,高標準改造升級了5家農家樂,建成了水景民俗美食街1條,沿河谷川道發展休閑農業140多畝。品嘗農家樂的時蔬野菜、打卡百畝向日葵園、體驗每周六晚上的篝火晚會都是很受游客歡迎的特色旅游項目。今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收入10萬元左右。”

近年來,清水縣依托好山好水發展鄉村旅游,塑造多元旅游業態,滿足群眾多層次立體化需求,緊貼“吃、住、行、游、購、娛”各方面需求,深入挖掘自然生態、田園風光、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等為代表的本地旅游資源,統籌推進創新模式,不斷探索“旅游+”多元融合,挖掘休閑養生、生態觀光、鄉愁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鄉村旅游資源,打造一批“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魅力村莊和宜游宜養的鄉村景區,以隴東鎮謝溝村、山門鎮山門村為代表的旅游景區帶動型;以永清鎮蘇屲村、永清鎮馬溝村、白駝鎮林屲村等為代表的城鄉融合發展型;以郭川鎮韓坪村、白沙鎮湯峪村、紅堡小華山等為代表的休閑度假養生型;以賈川鄉梅江村為代表的古鎮村落特色型,以山門鎮玄頭村、秦亭鎮長溝村為代表的清涼避暑體驗型五大鄉村旅游業態初步形成,推動鄉村旅游從對資源的簡單利用到綜合利用與深度開發過渡,從單一休閑型向集文化、風景、娛樂、養生、養老等為一體的復合型轉變,實現城鄉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互補,協調全面綜合發展,打造鄉村旅游新業態,實現旅游產業化的全新跨越,激活清水鄉村旅游經濟,助推清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使鄉村旅游真正成為清水文化旅游產業換檔提速的新引擎。(清水融媒記者趙凱娜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