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清水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目標要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持續加快淤地壩項目建設,為促進區域內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生態屏障。

馬連灣大(2)型淤地壩位于金集鎮馬連灣段溝谷內,屬上溝河中上游右岸的一級支流。工程樞紐由壩體、放水建筑物和泄洪建筑物三大件組成。壩體高度29.45米,壩總長125米;泄洪建筑物為泄洪洞式溢洪道,長度145m。

5月30日,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挖掘機、鏟車、運輸車正在平整土地,工人們抓緊作業,全力以赴奮戰在項目建設一線。據項目技術員介紹,馬連灣大(2)型淤地壩現階段正在壩體的填筑,溢洪道模板支護,臥管基礎支模,涵管都已完工,其他附屬工程正在施工。

“清水縣馬連灣大(2)型淤地壩是2023年續建項目。該工程總投資413.61萬元。工程于2023年9月開工建設,至目前“三通一平”和征占地,圍晏及導流均已完成,已全面進入壩體建設,計劃6月中旬全面完工。”清水縣水保站副站長劉彩琴說。

據了解,工程的建成將有效控制流域內水土流失,減少入黃泥沙27.69萬立方米,還可淤地3.54平方公頃。減輕下游防洪壓力,增加耕地面積,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實現農林各業良性互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經濟循環可持續發展,對于抬高溝道侵蝕基準,固定溝床,疏通兩岸交通,改善流域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清水融媒記者 王利萍 馬暉 編輯:張平安 責編:王玉芳 編審:劉紅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