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永清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提升基層組織力、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按照“整資源、建基地、引人才、謀發展、增后勁”的思路,多措并舉,打造多個特色產業片帶,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來到永清鎮杜溝村蔬菜種植基地,數座大棚整齊排列,棚內小油菜、菠菜、生菜、油麥菜綠意蔥蘢、長勢喜人,農戶們正忙著除草、疏苗、采摘……大棚內一派豐收景象。

近年來,永清鎮堅持“整域推進興產業”不動搖,持續在牛頭河流域發展壯大蔬菜種植產業1200畝,有效充實了群眾家門口的“菜籃子”。蔬菜基地建成以來,一直以新鮮多樣、價格親民兩大優勢暢銷各地。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以來,基地主動對接全市各麻辣燙店鋪,以最優服務、最鮮品質贏得廣泛贊譽。2023年,基地年產值360萬元,帶動800多名務工群眾月均增收2500元,帶動周邊21戶群眾發展蔬菜產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5.6萬元。

眼下正值飼草玉米管護關鍵期。走進永清鎮東山梁千畝飼草玉米種植示范點,成片錯落有致的飼草玉米正茁壯成長,充滿生機的田野上,農戶們在玉米地里進行松土、除草等管護工作,保障玉米穩產增收,確保秋糧豐收。
永清鎮按照“倒茬輪作、提質增效”的思路,整合西關、義坊、李溝、蘇屲、李崖4村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種植3340畝飼草玉米,按照畝產4噸青儲玉米計算,示范點預計年產量1.4萬噸,年產值508萬元,以就近務工的形式帶動1000多名群眾增收,以土地流轉的方式帶動216戶農戶戶均分紅4300多元,以產業獎樸的形式保底5個村集體村均增收6.7萬元。秋季玉米收倉后,永清鎮還將繼續倒茬種植冬小麥,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確保糧食生產不斷檔。

今年,永清鎮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目前中藥材種植已初具規模,成效凸顯。永清鎮常楊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內,千余畝中藥材長勢正旺,村民們一字排開,有序進行田間管護工作。
目前,常楊村中藥材種植共計2440余畝,包括板藍根、冬花、芍藥等多種藥材。種植基地采取“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的種植模式,除股份經濟合作社主導外,還吸引本村10戶有種植意愿的大戶及7戶散戶,全程參與種植,學習技術。在種植過程中通過務工等方式,預計帶動100戶以上農戶增收。

下一步,永清鎮將持續扎實推進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逐步健全完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為群眾增收致富保駕護航,為促進鄉村振興注入不竭動力。(清水融媒記者 劉嘉 李榕)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