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以居為安,民生居為先。清水縣白駝鎮堅持把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作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和促進當地各項事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全力以赴推進全鎮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
記者來到姚黃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點現場,建筑工人們正搶抓晴好天氣、全力施工,在機械轟鳴聲中忙著和水泥、砌筑院墻,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白駝鎮姚黃村黨支部書記李鑫告訴記者,“姚黃村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項目2024年涉及群眾16戶,目前,房屋主體已經全部完工,部分群眾正在進行裝修。”
據了解,2025年涉及的搬遷群眾有65戶,目前正在建設房屋主體,預計8月中旬房屋主體全部完工。
為有效解決群眾搬遷后顧之憂,清水縣結合生態搬遷工作實際,配套制定“10+5+N”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優惠政策。生態搬遷群眾每戶無償享受10萬元財政補助資金、5萬元財政貼息貸款以及N條配套扶持優惠政策,確保生態搬遷工作順利實施。
據了解,為保障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保質保量實施,在項目實施前,當地聘請了專業公司進行地質勘測和地質災害評估,并且由專業建筑設計公司進行戶型設計,為搬遷群眾設計了總面積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8平方米的1廳4臥1廚1衛的生態宜居房。同時,在選址、戶型設計、施工企業等方面的選擇上充分征求群眾意見,讓群眾全程參與到房屋建設之中,確保把避險搬遷項目建成順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

在施工地一側,是2023年已經建成并且搬遷入住的集中安置房。一棟棟嶄新的房屋整齊排列,硬化的道路干凈整潔,各種公共設施一應俱全,孩子們正在新建的廣場上做游戲,村民房前屋后的鮮花正絢爛綻放……匯聚成一幅生動和諧的夏日鄉村圖景。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白駝鎮創新推動避險搬遷工作,依托安置點及周邊自然資源稟賦,結合全縣產業發展定位,提前做好后續扶持產業工作的規劃布局,在搬遷安置“后半篇文章”上蓄勢發力,在搬遷點附近建成了食用菌種植基地、蔬菜種植基地、草莓種植基地、養生枕加工車間、小雜糧基地,不僅讓當地的特色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同時拓寬了搬遷群眾增收致富的途徑,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夠實現就業,真正把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實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下一步,白駝鎮將繼續推進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讓受地質災害隱患困擾的群眾盡早實現搬遷入住,早日實現安居夢,過上好生活。(清水融媒記者丁文艷王衛東)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