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山門鎮山門村以高質量創建縣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統攬,立足當地群眾需求,不斷完善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和改善村容村貌,深入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提升山門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記者來到山門村,平整寬敞的道路旁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沿著村莊行走,一旁是修葺一新的排水渠,村民房前屋后的小菜園里長滿了生菜、辣椒、大蔥、西紅柿等各種時令蔬菜,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山門村氣候濕潤,降水量大,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每逢下雨,村民的生產生活都會受到極大困擾。山門村黨支部書記李子龍告訴記者,“2023年,針對石洞山水患影響和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積極與幫扶單位省委政策研究室對接,爭取水毀溝渠修復工程項目資金100萬元,排洪溝水毀修復工程項目資金150萬元,新修排洪渠760米,新建農機橋1處,維修水毀路面613平方米,維修道路375平方米,徹底解決了山門村265戶群眾受水患影響的問題。”
沿著寬闊平坦的道路來到村民余于祥家中,干凈整潔的院落里擺放著許多綠植花卉,一派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正在澆花的余于祥對于村上發生的變化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山門村今年的變化非常大,新修了排洪渠、街道、污水管道,路邊栽植了景觀樹,現在生活在這里感覺很舒服。”

據了解,為了持續鞏固“六清六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道路村莊綠化專項行動工作成效,山門村開展了村莊清潔專項整治行動,促進村莊常清潔、家園常干凈。共清理溝渠4公里、治理亂堆亂放6處,整治藍頂房4100余平方米,落實戶網改造11戶,新建綠化帶4公里、小菜園12處,栽植各類花卉1.2萬株,移栽鄉土樹種50棵,進一步美化了鄉村環境,提升了鄉村風貌,扮靚了鄉村顏值。

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動能才能強大。為了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滿足群眾就近務工的需求,山門村堅持把發展壯大特色產業作為強村富民的有力抓手,立足全鎮食用菌產業片帶建設,高標準打造山門村黑木耳生產基地,建設木耳種植棚7座,晾曬棚2座,種植菌棒4.5萬棒。同時,在鞏固發展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種植漢麻150畝、金銀花120畝、萬壽菊130畝、中藥材獨活20畝,多元化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激發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下一步,山門村將繼續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完善宜居設施、持續優化宜居環境、夯實宜業發展基礎、創建和美鄉村新風尚,不斷實現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清水融媒記者丁文艷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