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要發展,道路必先行。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提升改造農村道路既是優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保障。2024年,清水縣將實施32個自然村巷道硬化列為民生實事之一,把提升人居環境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感的重要舉措,抓好公路工程建設,著力守護百姓“腳下安全”。
近日,記者走進紅堡鎮、白沙鎮等村內,一條平坦寬敞的水泥路橫貫村間,房前屋后干凈整潔,來往車輛暢快通行,硬化后的新村道依山盤旋而上,路旁新增設的護欄貼上了反光膜,在坡度、彎度較大的路口還安裝了道路反光鏡等安全設施,寬敞、嶄新的道路拉高了鄉村“顏值”。

紅堡鎮周家村村民申粉連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村的路不平整,下雨下雪天特別滑,出門也不方便,現在給我們新修的路寬敞干凈,每天還有人打掃,出門很方便!
硬化的是道路,通達的是民心。村內道路的變化,巷道道路硬化工程的實施,讓群眾喜上眉梢、甜在心頭。硬化的條條道路不僅是一條“便民路”、更是黨和村民之間架起的“民心路”、鋪就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白沙鎮溫泉村入戶路因時間長路面破損、坑洼不平,不僅給群眾帶來不便,還存在安全隱患,F如今新修的村路平坦整潔,直通群眾家門口,不僅解決了群眾出行問題,更是打通了發展鄉村經濟的“動脈”。
“我們村今年共計硬化了10654平方米的巷道,在硬化前期,我們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商議,后期我們通過巷長制管理,專人專段對道路進行清掃維護,巷道硬化補齊了村上的基礎設施短板,也方便了群眾的出行。”白沙鎮溫泉村黨支部書記蔣永安說。

據了解,清水縣2024年自然村道路及主巷道硬化建設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各相關鄉鎮充分發揮村民及監督小組的監督管理作用,確保項目按標準施工。加強施工過程監督管理,重點對路基壓實處理、原材料檢驗、混凝土拌和、路面鋪設振搗、后續養生等關鍵環節嚴格把關,對質量有嚴重問題的項目不予驗收,要求施工隊限期整改。
“2024年,我縣將鄉村建設巷道硬化作為民生實事項目之一,項目涉及18鄉鎮40村巷道硬化30.68萬平方米,總投資4141.76萬元。項目于3月份開工建設,10月底全部完工。項目的實施,回應了群眾呼聲,解決了群眾出行難題,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得到了項目實施村群眾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清水縣財政局副局長俞吉平說。

路通百業興,道順民心暢。近年來,清水縣將道路建設作為重點惠民工程,以改善城市環境面貌為抓手,以關系民生的重點工作為牽引,全力打造“舒安暢美”的道路環境,進一步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圖/文清水融媒記者王利萍馬堯)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