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關乎千家萬戶的生計。今年以來,清水縣把解決大學生就業和新增城鎮就業列為2024年為民辦理的十件實事之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六穩”“六保”總體部署,大力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著力惠民生、促改革、防風險、保穩定,多措并舉穩就業、保民生。
企業是就業的主體。清水縣結合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實際,把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積極組織引導縣內廣大民營企業提高站位,吸納人才、提供崗位。

天河酒業作為清水縣民營企業之一,積極響應吸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企業工作。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劉佩佩通過線下招聘會順利進入天河酒業就職,她告訴記者,“我現在有工資有社保,還享受了政府每個月1500元的補貼,在家門口擁有這份工作感覺很幸運。”
2024年,清水縣人社局以勞動者和市場“雙需求”為導向,認定充分就業社區4個,其中省級充分就業社區1個,市級充分就業社區3個,在全縣18鄉鎮和267個村(社區)設立了就業創業服務窗口,配齊窗口業務經辦人員,明確服務標準,規范工作流程,推進基本服務均等化、重點群體服務精準化、服務主體多元化。

今年8月份通過社區工作者公開招聘考試進入東關社區工作的曹敏敏是就業政策的“受益者”,如今她也在東關社區從事就業創業指導工作,讓更多的群眾“受益”。她說,“我目前主要負責退役軍人及就業服務工作,工作3個月以來,對于新增就業各項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今后的工作中,我會主動鏈接各類政策資源,服務好轄區內的就業失業人員。”
清水縣東關社區全面貫徹落實惠民政策,增強轄區居民就業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創新就業機制、搭建就業平臺、普及就業政策等措施,切實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清水縣永清鎮東關社區黨委書記雷秀麗說,“截至目前,東關社區城鎮新增就業213人,有就業意愿的人員基本實現充分就業,下一步東關社區將持續推進就業創業工作落實落細。”

保障改善民生就是要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讓民生工作更接地氣、更通民意。清水縣科學合理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有效解決了部分不想外出、不能外出務工群體的就業問題,真正讓“小崗位”實現“大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用民生溫度繪就幸福底色。
清水縣人社局就業中心公益性崗位人員黃麗麗說,“當前就業市場激烈,我在清水人社公眾號上看到了關于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政策,通過了解知道了公益性崗位,順利應聘到辦公室文員這個崗位,個人很滿意。”

清水縣就業中心業務人員周嵐說,“清水縣就業中心工作人員累計走訪縣內企業80家,開展就業政策宣傳、發放宣傳資料,舉辦民營企業專場招聘會5場,‘直播帶崗’活動18場,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進基層項目專場招聘會1場,引導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81人,新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參加就業見習63人,安置359名就業困難人員通過城鎮公益性崗位就業,城鎮新增就業374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就業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清水縣統籌市場吸納、創業引領、基層成長、就業見習等政策措施,積極開展崗位供需排摸、專項招聘、直播帶崗等就業幫扶,力促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高質量充分就業,持續加大政策供給,拓寬就業渠道,切實以就業之穩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圖/文清水融媒記者趙凱娜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