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縣緊緊圍繞發展所需、群眾所盼、民生所向的要求,著力補齊基層民生服務短板,努力提升群眾獲得感。2024年,清水縣把建設村級晾曬場22個列入民生項目,有效消除群眾路邊晾曬的安全隱患和風險,對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保障糧食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清水縣農作物種類繁多,農業資源富饒,尤其是把小麥良種繁育作為主導產業來抓。每到秋收時節,存在晾曬場地少的問題,群眾只能在自家院子、房前屋后晾曬糧食作物,而公路邊晾曬又存在極大交通安全隱患。

今年,清水縣農業農村局在深入調查排摸、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多方論證的基礎上,在18鄉鎮的22個村實施晾曬場建設項目,硬化晾曬場地總面積17563.54㎡。

“以前,我們收獲的小麥、玉米只能放到村道或者廣場里慢慢曬干,搬運遠不說,還費時費力,雨季更是不方便。”說起以前曬糧食作物的種種困難,黃門鎮臺子村群眾記憶猶新。
如今,改造后的晾曬場面積寬敞、地面平整且具有良好的通風和排水性能,進一步保障了農作物收成。

據了解,新建村級產業晾曬場,一場多用,能有效緩解傳統型晾曬的短板與不足,消除路邊晾曬安全隱患和風險。群眾在糧食豐收后,能及時晾曬,降低保管難度,減少儲存成本,提高了糧食的品質。同時,也解決了合作社、大戶種植的金銀花、蠶豆等晾曬難的突出問題。目前,全縣22個晾曬場項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清水融媒記者王利萍)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