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2024年,清水縣堅持保障糧食安全、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和耕地保護硬措施,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因地制宜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筑牢糧食安全防線,牢牢端穩百姓飯碗。

寒冬時節,清水縣各鄉鎮的冬小麥長勢喜人,一派勃勃生機。走進金集鎮小麥良繁基地,村民們正忙著給冬小麥進行“健康檢查”,農業技術人員也紛紛深入田間地頭,悉心指導種植戶做好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確保小麥順利越冬,為來年全鎮糧食豐產、農民增收筑牢基礎。


2024年,清水縣將糧食安全與種業振興相結合,圍繞小麥良種繁育和單產提升,以白駝、王河、松樹等10個小麥主產鄉鎮為重點,高標準建設5萬畝小麥良種繁育示范基地和5萬畝優質小麥高產示范基地,建設冬小麥烘干倉儲中心5個,通過打造小麥產業集群,實現種業振興,有力推動了小麥良種“育繁銷”全產業鏈發展。實施冬小麥“一噴三防”25萬畝,開展測土配方施肥62萬畝。在天水德和豐農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烘干車間,運送小麥的車輛絡繹不絕,烘干生產線正在開足馬力24小時作業,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為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清水縣以創建“全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為目標,深化與省農科院的合作,扎實做好小麥良種推廣銷售和小麥深加工企業引進培育,依托“公司+科研院所+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聚焦品種選育、科學管理、聯農帶農、補鏈延鏈“四環節”,推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割、統一收購”的“五統一”基地運營模式,優化整合技術、市場、農資、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全力打造集“育繁銷”、深加工為一體的小麥全產業鏈,開啟群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2024年,清水縣按照‘穩定面積、提高產量、延鏈增收’的思路,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科技推廣步伐,全縣累計種植糧食作物67.82萬畝,其中小麥25.89萬畝、玉米23.05萬畝、馬鈴薯15萬畝、雜糧0.77萬畝、豆類3.11萬畝。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開展田間管理指導服務,切實推進糧食作物高質高效生產。

2025年,清水縣將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用途管制,建立撂荒地動態整治長效機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用好農機信息化平臺,建設高標準農田1萬畝,種植糧食作物68.8萬畝以上,糧食產量達到19.6萬噸以上,確保耕地面積、糧播面積、糧食產量只增不減。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