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全縣工作會議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
認真辦好民生實事。保持財政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盡快啟動實施省市縣列民生實事,用好“清水民聲”平臺,健全群眾訴求收集、受理、辦結、反饋閉環辦理機制,用心用情解決群眾就業、社保、養老、育幼等方面牽腸掛肚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
大力發展民生事業。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11個教育類項目建設進度,全面落實城鄉共建、強弱結對等幫帶機制,深入推進教師能力提升和師德師風建設,持續改善城鄉學校辦學條件,支持天水農業學校提升辦學層次,推動學前教育公平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職業教育特色多元、特殊教育拓展融合發展。深入推進“縣中振興”工程,用好人才引進、友好交流學校、引進名師等措施和資源,抓好高中學段骨干教師培養力度,持續壯大、用好致遠教育基金,進一步提升高中教育質量。全面落實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各學校黨組織書記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各方面;校(園)長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學,合力把教育辦出特色、辦出質量。搶抓國家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機遇,扎實推進全國基層中醫藥示范縣創建,積極爭取實施縣示范性托育中心、縣鄉醫療機構設備更新及服務能力提升等項目,持續抓好縣醫院“三乙”創建和縣中醫院“兩專科一中心”(治未病科、針灸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建設,強化醫護人員技能培訓和醫德醫風建設,進一步提升縣域醫療服務保障水平。
全力兜牢民生底線。縱深推進“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建設,組織各級幫聯干部加強日常聯系對接,針對不同困難群眾,精準落實幫學助教、醫療康復、賦能就業、心理撫慰、親情關懷、低保兜底等措施,解決好困難群眾實際問題。發揮好群團組織、慈善協會、紅十字會等組織作用,動員引導更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參與扶孤助殘濟困行動,廣泛匯聚全社會力量建設“愛心清水”。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