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耕備耕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首戰”,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礎。連日來,一幅幅春耕圖在清水縣的鄉野鋪開。各鄉鎮搶抓農時,提早謀劃春耕生產,按下春耕備耕“加速鍵”,全力以赴保障春季農業生產,牢牢保障糧食安全。
春光不負,農時不誤。農戶們在田間地頭忙著翻耕、整枝、施肥、栽種、育苗……處處是農民勞作和農機人員指導服務的身影。走進王河鎮王河村食用菌生產基地,一座座大棚內呈現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春耕備耕景象,村民們都在忙著清理菌棒,為今年食用菌基地生產打下基礎。同時,王河鎮也更加注重加強農資供應保障。通過與農資公司部門溝通協調,確保種子、化肥、地膜、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充足,為春耕生產提供有力支撐。

王河鎮分管農業副鎮長表示,“春耕是一年農業生產的開端,農戶滿懷希望地投入到備耕中,我們將繼續加大對春耕備耕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強技術指導和農資供應溝通協調,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期待著新的一年能夠有好收成,提高群眾家庭經濟收入”。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黃崖村鋼架塑料蔬菜大棚,一座座大棚內呈現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春耕備耕景象。村民們正忙著進行辣椒育苗工作,耕地、起壟、施肥、播種、覆膜,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我們村35座鋼架塑料大棚,專門用于辣椒和萬壽菊的育苗工作。鋼架大棚保溫效果好,可以提早育苗時間,提高幼苗成活率,為后期移栽打下良好基礎。”黃崖村黨支部書記白俊亮介紹道。
近年來,草川鋪鎮依托當地資源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今年,全鎮計劃種植訂單辣椒3000畝。為保障育苗工作順利進行,提前謀劃,積極聯系農資供應商,備足備齊種子、化肥、農膜等農資,并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確保育苗質量。

雨水節氣剛過,遠門鎮迎來大范圍雨雪天氣,對補充土壤水分、緩解春季干旱具有積極作用。遠門鎮積極組織廣大農民群眾、種植主體,搶抓有利時機,及時開展冬小麥冬油菜追肥工作,田間地頭呈現一派繁忙景象。
“這場雨雪下得很及時,正是追肥的時候!”在遠門鎮王付村韓家坪,村支部書記陳瑞紅正忙著組織勞力、調運化肥,給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種植的500畝冬小麥追施返青肥。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遠門鎮堅決扛牢保障糧食安全重任,積極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引導農戶科學種植。

在金集鎮馬列灣良種小麥示范基地里,農業技術人員正在為村民講解小麥追肥的用量、比例和次數等田間管理知識。農田里,肥料整齊放在地頭,農戶們在田間穿梭進行施肥,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我們家種了20畝冬小麥,現在長勢良好,今天下雪,剛好是小麥追肥的好時節,村里也安排技術員幫助我們做好追肥工作。只要我們及時落實好田間管理措施,小麥一定會有好的收成。”張牛村村民董政科自信滿滿地說道。

賈川鄉梅江果品產業園的設施櫻桃園,翠綠的枝葉撲面而來,果農穿梭在大棚內,仔細觀察櫻桃的生長狀況,調控大棚內的溫度,他們嚴格遵循科學的灌溉方案,確保土壤濕度恰到好處;依據櫻桃生長周期精準施肥,補充氮、磷、鉀等各類營養元素;采取綠色防控措施,用物理除蟲、生物防治等方法守護每一片葉子、每一顆果實。
時下,梅江設施櫻桃園內300棵“美早”長勢喜人,預計2025年櫻桃產量可達4500斤,銷售收入45萬元,穩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3萬余元,可帶動2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白沙鎮趙溝村食用菌標準化示范種植基地,邀請技術人員圍繞食用菌分類、生長環境、種植環境、采摘環節、加工環節及管理技術、成本控制等方面進行培訓,重點講解了食用菌的大棚種植、大田地擺種植、農戶庭院種植方式方法以及生長溫度濕度、種植關鍵節點把控等要求。
此次培訓,進一步提高了食用菌種植主體、農戶種植食用菌的技能,堅定了村集體、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的信心,凝聚了奮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強大合力,為白沙鎮食用菌產業發展按下了快進鍵。

春耕生產已全面拉開序幕,清水縣各鄉鎮將繼續搶抓農時,強化服務保障,全力以赴推進春耕生產,為奪取農業豐收、助推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