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縣溫泉資源、森林康養資源、中醫藥養生資源豐富,被評為中國溫泉之鄉。素有“香勝華清”美譽的清水溫泉日涌水量576噸,水溫54℃,富含鍶、鋰、硅酸鹽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森林覆蓋率80.13%以上,植被覆蓋率89%以上,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
為深度挖掘清水溫泉旅游資源優勢,在2022年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的基礎上,清水縣以旅游品牌打造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業態培育為重點,持續推動文旅農康融合發展。

千層石樹遙行路,一帶山田放水聲。清水湯峪溫泉之畔,海拔1420米的群山環抱之中,坐落著一座名為“溫泉村”的小村,這里以“山、水、林、田、村”原鄉山水田園為基礎,向廣大游客提供真實、自然、完整的鄉村旅游體驗。
白沙鎮溫泉村以補齊溫泉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要素、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為契機,深度整合溫泉村青山綠水、詩畫田園的生態基底,挖掘鄉村旅游資源和文化屬性,打造復合型、體驗式原鄉精品民宿和原鄉生活深度體驗微旅游目的地,未來將成為清水縣鄉村旅游會客廳和主題式、微度假、輕生活體驗園。繼2023年溫泉村被評為省級文旅振興鄉村樣板村之后,2024年又接續實施二期工程,成功爭創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為進一步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游客體驗感,清水溫泉旅游度假區精心打造了康養游、生態游、研學游、鄉村游、騎行游旅游線路,建成以油菜花、向日葵、圣女果等為主的農業觀光區和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以登山步道、水上鳥巢、游樂沙灘、管道餐廳、蟹稻共生為主的旅游體驗區,以農特產品展銷、特色美食、圍爐煮茶、非遺剪紙、篝火晚會為主的休閑娛樂區,推動全域旅游提檔升級。
溫泉旅游的蓬勃發展,同樣為當地村民開辟了一條新的致富渠道。村民紛紛利用自家房屋開起了農家樂,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共享旅游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我去年3月份開始經營農家樂,人少的時候每天都有50多人,旺季人多的時候就能達到100多人,一年下來收入很可觀,大約80萬元,接下來我打算將菜品和服務質量再提升,要把農家樂越辦越紅火。”溫泉村農家樂老板王中和告訴記者。

農家樂產業的發展不僅為個體經營者提供了收入來源,也對周邊商鋪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溫泉水景街上,潺潺溪水邊分布著童年雜貨、圍爐煮茶、西創優品、泥來泥往等各種特色小店,滿足游客“吃喝玩樂”各種需求。
眼下,溫泉村以鄉村旅游為市場定位,建設民俗水景街、溫泉夢谷民宿、游客服務中心、湯峪河游步道、戲水池、石坎梯田等多個旅游項目,改造提升農家樂10戶,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2024年,共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創旅游收入240多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做精做優鄉村旅游,助力打造清水溫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在基礎設施上再完善,啟動建設溫泉至湯峪旅游公路,配套停車、污水處理等公共基礎設施,全力服務保障景區運營。在旅游業態上再拓展,主動與甘肅夢谷集團加強合作,推動溫泉夢谷民宿在今年上半年正式運營。打造主題研學、農耕文化深度體驗、特色餐飲、觀光打卡等旅游業態,規劃旅游動線,講好旅游故事,提升旅游品質。在聯動發展上再突破,以溫泉景區為帶動,推進湯峪河流域整體發展,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引導扶持沿線更多群眾參與農家樂、民宿、小攤點、庭院經濟等方面的經營,真正讓群眾吃上旅游飯、掙上旅游錢。”白沙鎮黨委書記南彥成說。(清水融媒記者牛啟坤王永強)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