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三月,生機勃發。當前正值春季果園管理關鍵時期,連日來,清水縣各鄉鎮積極組織果農們搶抓大好農時,開展修剪、除腐、抹藥等一系列果園管理作業,為今年果品的穩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郭川鎮素有“蘋果之鄉”之稱,每年的果園管理是村民們心中的頭等大事。走進郭川鎮趙那村蘋果園,果農們穿梭于果樹之間,手持鋸子、剪鉗,為果樹修枝剪枝,一派繁忙的春管景象。

趙那村村民王冬生作務蘋果園已有30余年,是趙那村名副其實的“果樹通”,他正在果園內為村民們講解果園管理的技巧與方法。他說,“我家有30畝蘋果,果園收入還不錯,我的果園修剪已經結束了。今年借著政府老舊果園管理的‘東風’,我又新建了8畝蘋果園,希望趙那村的蘋果產業發展越來越好。”

小小紅蘋果,致富大產業。郭川鎮憑借獨特的氣候、水土資源、光照等優勢,種植的蘋果口感好、香味濃、甜脆多汁,在市場上備受客戶青睞。為進一步推進蘋果產業提質增效,郭川鎮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今年實施老舊果園改造500余畝。目前,挖掘機、旋耕機等設備全速運轉,土地深翻、平整等前期作業正在有序開展。
郭川鎮趙那村黨支部書記王應科說,“趙那村現有果園面積1970畝,掛果面積1085畝,今年老舊果園改造500畝。從年初開始,趙那村搶抓時令,動用挖機、鏟車等大型機械,清除老舊果樹,平整土地,現階段正在耕地旋地。下一步將進行打點放線,督促群眾做好開挖豐產溝等環節,高效推動趙那村老舊果園改造順利實施、果園提質增效。”

實施老舊果園改造可以穩定果園面積,促進蘋果產業迭代“煥”新,增加果農收入,將蘋果產業打造成為助農增收、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時下,來到金集鎮曹溝村馬廟梁200畝矮砧密植示范園建設現場,豐產溝開挖、防鼠網放置等工作已全部完成,果農們正在栽立水泥柱,一排排、一列列立起來的水泥柱為后續栽植的果苗提供有力支撐,老舊果園改造工作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

相比傳統果樹,經過矮砧密植的果樹,樹高只有2米左右,噴藥、采收、修剪等管理環節較為方便,可以極大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節約人力成本和時間,同時便于機械化管理,在定植后2-3年結果,3-6年豐產,能在短期內實現果品的更新換代。
金集鎮副鎮長陳治偉說,“今年春季,金集鎮高標準實施矮砧密植示范園建設200畝。在春季土地解凍后,第一時間組織群眾對老舊果園進行深翻熟化等前期準備工作,預計下周內完成前期所有準備工作,4月中旬高標準完成春季果園改造,為全鎮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年之計在于春,果園管理是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今年,清水縣計劃改造提升老舊果園2000畝,進一步提高果品品質和產量,為發展果品產業奠定堅實基礎,真正讓小蘋果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紅火產業”。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