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驚蟄”,清水縣的食用菌迎來了“新”篇章——30噸木耳被運往黑龍江省東寧山友食用菌科技研發公司,并輸送到全球市場,講述著清水故事的“小菌菇”即將走向國際大舞臺。
從“靠天吃飯”到“園區種植”,從“因地制宜”到“全產業鏈協同”,從“品質升級”到“品牌搭建”……清水食用菌乘著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東風,向“新”求“質”,實現華麗嬗變,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早春的白沙村、魯溝村地擺木耳食用菌建設點格外忙碌,平地、起壟、打點、放線……規模化建設推動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菌棒車間內,菌棒智能化栽培、無塵無菌凈化處理、智能溫控設備監控溫度……科技賦能助推食用菌產業升級蝶變。
2024年,清水縣緊盯打造現代山地特色農業示范區,著力做大做強食用菌,以創建省級食用菌現代產業園為抓手,推廣大棚種植、地擺栽培、林下栽培、群眾戶內栽培等多種模式。
截至目前,清水縣已建成食用菌產業園標準化生產基地40個,木耳種植大棚2600多座,總庫容1.8萬噸的食用菌冷藏庫18座,產業規模達2000萬棒以上。

清水“菌菇”不僅在生產端發力,更加入“產業經”,菌菇產業鏈不斷延伸,附加值不斷增加。
從菌棒生產到木耳種植、晾曬、包裝、品牌、銷售……菌菇全產業鏈推動菌菇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以黑木耳為主,香菇、平菇為輔,滑子菇、靈芝、羊肚菌、猴頭菇為補充的“一主多元”產業發展格局不斷形成。
產業延伸帶動“清水黑木耳”品牌“左右逢源”,冷氣貯藏、生產紙箱等配套產業層出不窮,木耳肽保健飲品、木耳榨菜等“木耳+”產品花樣迭出。產業鏈發展也帶動了當地村民的就業和增收,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上長出了“致富傘”,小菌菇的致富門路越走越多,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不斷增強。

如今,清水菌菇不僅成為了致富產業,也成為品質保障、走出國門。2024年11月10日,縣域內甘肅萬鑫農科食用菌有限公司通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生產的黑木耳、白玉木耳、滑子菇、元蘑符合綠色食品A級標準,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并合格通過青島專業檢測機構有機200多項標準檢測,滿足出口日韓的標準。
從小菌菇看見清水農業新質生產力,是技術革新與生態思維的融合。能看見清水因地制宜、“東菌西果、南藥北糧、沿川設施農業”的產業布局,能看見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發展的先進驅動力,能看見產業園區化、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的良好勢頭,能看見政府培養鄉土技術人才、搭建平臺、政策扶持、推動品牌、優化營商環境、惠民生產的組合拳。

春日的清水,小麥良種拔節生長,干鮮果和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穩步提升,漢麻、小雜糧、草畜一體穩步發展,萬象更新、氣象萬千,“土特產”變身“新國潮”,助力全縣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