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根據小麥生產需求確定育種目標,選育優質的新品種,是守護小麥種業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清水縣以創建“全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為目標,積極與甘肅省農科院合作,成功培育出一批穩產廣適的小麥新品系,助力小麥實現豐產。

在永清鎮李崖村小麥試驗田,甘肅省政府人民參事、甘肅省農科院研究員、清水小麥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魯清林正細細觀察每個小麥株系、品系、品種的特性表現,生怕落下任何一個細節。
魯清林告訴記者,“我們在這里進行了多項試驗,第一項是全球多樣性小麥核心種質抗病鑒定,總共有338份,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提供。此外我們還有14個遺傳群體,5000份材料進行基因定位和基因挖掘,還有一部分材料用作不同海拔地區小麥品種穗花發育特征研究和甘肅省隴南片區域試驗。”

據介紹,清水由于獨特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小麥生長,同時也易于小麥條銹病菌源越夏越冬,是全國鑒定小麥條銹病和選育新品種最理想的地方。2023年6月,清水縣聯合甘肅省農科院成立了清水小麥試驗站,在永清鎮打造300畝的冬小麥品種展示示范田,成功培育出“蘭天”系列豐產多抗、適應性廣的小麥品種60余個,全國累計推廣種植面積超過1.2億畝。其中,蘭天36號在清水畝產達到714.3公斤,超甘肅全省均產2.5倍以上。

“我們通過利用這些優異基因,培育優良品種,支撐小麥大面積單產提升和小麥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廣抗條銹小麥品種,遏制疫源區小麥條銹病,減輕小麥條銹病對我國廣大東部麥區的危害程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清水小麥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魯清林說。
種業創新發展是穩糧增產最核心的驅動力和保障。下一步,清水縣將通過加強同甘肅省農科院的合作,積極培育引進加工銷售企業,加強種子加工、倉儲、銷售等環節的建設,提高種業產業化水平,著力打造清水縣“蘭天”系列種業品牌,不斷提升本地種業的市場競爭力,為小麥產業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圖文/清水融媒記者牛啟坤馬輝)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