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送暖,沃野千里,處處涌動著蓬勃的生機。在清水縣,農業(yè)春耕生產熱火朝天、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企業(yè)復工復產干勁十足……全縣上下正以實干之姿、奮斗之態(tài),在這片沃土上共同描繪著一幅幅春日奮進的美好畫卷。
萬象“耕”新不負春,春耕生產正當時。在清水縣永清鎮(zhèn)杜溝村蔬菜種植基地,設施大棚內,工人正忙著收割、捆綁、打包香菜,現場呈現出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田間地頭,20余名務工群眾正忙著開溝、播種、起壟、覆膜……趁著農時,加緊種植馬鈴薯,為全年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軍民家庭種植農場主吳亞斌告訴記者,“我種植的土豆是從內蒙古引進的品種,名字叫沃土,通過這兩年的種植,我發(fā)現這個品種適合清水本地的氣候。土豆的畝產量一般在7000斤至8000斤,7月底、8月初這些土豆上市,9月份的時候能夠全部銷售完,畝產值在5000元至6000元。”
隨著氣溫逐漸回升,冬小麥也陸續(xù)返青“吐”綠,進入春季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

在松樹鎮(zhèn)馬蹄灣2000畝小麥種植示范點,甘肅省政府參事、甘肅省農業(yè)科學院清水小麥產業(yè)技術研究院院長魯清林,國家小麥產業(yè)技術體系天水綜合試驗站站長張禮軍俯下身子,詳細察看土壤墑情、小麥苗情和病蟲害情況,同時,和農戶們親切交流,詳細了解小麥在播種、越冬時期的情況,針對部分麥田存在的問題,現場“把脈問診”,并開出了后續(xù)田間管理的“良方”。

自冬小麥播種以來,清水縣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持續(xù)開展小麥生長情況調查,及時掌握苗情、墑情、病蟲害等情況。同時,在各鄉(xiāng)鎮(zhèn)積極組織田間培訓,把課堂“搬”到春耕生產一線,把技術送到農戶“家門口”,不斷加大農業(yè)技術推廣力度,為種植戶提供精準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為糧食實現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不負春光起好步,篤行實干正當時。全縣重大項目建設開足馬力,爭分奪秒趕工期、搶進度,不斷刷新著項目建設“進度條”。

時下正值水利建設的黃金期,在湯浴水庫工程施工現場,大型車輛在山谷間來回穿梭,有序作業(yè),工人們正忙著焊接鋼筋、綁扎和后壩坡網格梁澆筑,施工現場繁忙而有序。
湯浴水庫屬于峽谷型水庫,是清水縣“十四五”規(guī)劃重點建設水利項目,是《甘肅省水利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重點水源工程項目。該項目工程總投資5.33億元,建設工期3年,總庫容960萬立方米,壩線總長331米,最大壩高58米,正常蓄水位1556米。

“目前正在進行庫區(qū)清理、大壩前壩坡混凝土面板澆筑、后壩坡網格梁澆筑、左右壩肩灌漿平洞二襯、閘門金屬結構安裝等主體工程和1號料場邊坡防護、管理樓等附屬工程。下一步,我們將堅決扛牢政治責任,強化統(tǒng)籌調度、抓實過程管理、守牢安全底線,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確保按期完成任務。”清水縣湯浴水庫項目負責人黃斌說。
馬力全開忙生產,全力以“復”開新局。連日來,在白沙鎮(zhèn)溫泉村前河灣,甘肅藥鑫中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廠區(qū)內,機器轟鳴,一片忙碌的復工復產景象。
生產車間內,工人們身著整潔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中藥飲片加工生產線旁,經驗豐富的師傅們熟練地操作著生產設備。數字化控制的炒制設備中,黃芪在精準的火候控制下,散發(fā)出獨特的藥香……

甘肅藥鑫中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永亮滿懷信心地介紹,“我們正月初八就全面復工復產,因近期訂單量增加,新增了13個就業(yè)崗位。2月份產值近200萬,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00%。一季度計劃產值500萬元,有望實現650萬元。2024年全年產值3100萬元,今年目標是增長30%。”

沃野春潮,涌動著發(fā)展的活力,田疇新景,鋪展著美好的愿景。隨著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清水大地處處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清水人民正在這片土地上書寫著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的精彩篇章。(清水融媒記者丁文艷李榕王利萍)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