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清水縣金集鎮以抵制高額彩禮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創新,多措并舉破陳規除陋習,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為鄉村振興凝聚堅實力量。
走進金集鎮,“抵制高額彩禮,倡導文明新風”的橫幅隨處可見,移風易俗氛圍濃厚。近年來,金集鎮堅持黨建引領,把抵制高額彩禮作為培育文明鄉風的關鍵舉措。
“我們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通過多元化宣傳、多方面參與、多渠道監督,全力破除高額彩禮這一陳規陋習。”金集鎮黨委副書記劉軍科介紹說。
金集鎮構建了全方位的宣傳網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宣講隊伍深入各村,開展“移風易俗·抵制高額彩禮先進踐行者”宣講活動。
“零彩禮”家庭代表張麗麗分享道,“閨女結婚時,我們沒要彩禮,孩子們過得幸福比啥都強。現在小兩口恩恩愛愛,日子也越過越好。”質樸的話語,引發了現場村民們的強烈共鳴。
金集鎮城科村的一處農家小院里,一場別開生面的“庭院課堂”正在進行。黨員志愿者宣講隊拿著精心制作的宣傳手冊,向圍坐在一起的村民們耐心講解著《民法典》《婚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并普及高額彩禮的危害和移風易俗的意義。
為了凝聚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金集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編排拍攝的微電影《我要的是幸福不是高額彩禮》,邀請村民參與拍攝,真實還原了現實中因高額彩禮引發的矛盾和困擾,在各村播放后反響熱烈。
“看了電影才更明白,彩禮高不代表以后日子就好,實實在在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金集鎮城科村民李秀花說。

金集鎮規范建立村級“一約四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以“紅九條”村規民約為核心,將移風易俗細化為“紅白事簡辦標準”“孝老愛親積分制”等九項條款,并創新“紅黑榜”模式,健全激勵機制,將遵守村規民約作為評選“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的前置條件,形成了“以德換得”的良性循環,讓文明理念入腦入心。
金集鎮城科村黨支部書記景建安告訴記者,“‘紅九條’與積分制掛鉤,積分高的家庭可兌換生活用品,村民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爭著上紅榜。如今村里大操大辦的少了,孝老敬親的多了,矛盾糾紛少了,鄰里關系更和諧了,鄉村治理也更高效了。”

金集鎮通過制度約束與示范引領雙管齊下,多渠道監督帶動鄉風轉變。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簽訂整治高額彩禮承諾書,執行低彩禮、簡辦婚禮等要求,并積極勸導親屬鄰里;專項治理小分隊及時調解處理高額彩禮糾紛,依法打擊違法行為;村“兩委”加強日常監管,鄉賢、五老主動參與勸導監督;未婚青年婦女代表組成的宣傳小組,深入各村宣傳新時代婚戀觀,引導廣大青年自覺抵制高額彩禮。
金集鎮的實踐證明,移風易俗既是破舊立新的攻堅戰,更是春風化雨的持久戰。當“紅九條”筑牢自治根基,當積分制激活向善本能,當微電影照亮觀念盲區,陳規陋習漸漸如冰雪般消融,文明之花則在鄉村振興路上悄然綻放,一路生香。(清水融媒記者李榕王永強實習生鄒旦弟)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