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遠門鎮搶抓中藥材產業政策機遇,以“政府搭臺、科技賦能、群眾唱戲”模式,高標準推進中藥材種植產業。目前黃芪、冬花、板藍根三大品種種植全面鋪開,40戶示范戶率先完成224畝標準化種植,田間地頭呈現“技術員扎地頭、農機具連軸轉、藥農干勁足”的生動場景。
在遠門鎮黎林村,百畝款冬花在道路兩旁鋪展開來,片片整齊鋪設的地膜在陽光下閃耀,承載著群眾對豐收的期盼。截至目前,全鎮已完成中藥材種植2500余畝,為全年農業生產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平地、起壟、接種、覆膜,在遠門鎮峴家屲500畝中藥材基地,到處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們趁著大好春光忙著種植黃芪、冬花、板藍根等中藥材,勾勒出一幅美麗的春種畫卷。種植的同時,遠門鎮還先后組織群眾30余人通過“走出去”學習種植技術,回來帶領全村群眾深入田間地頭搞種植,目前已經全面完成大田種植。
單魏村魏軍奎參加培訓后感慨:“原來板藍根要輪作防連茬障礙,這種學問書本上學不來。在培訓回來之后我給種植戶們都進行了培訓,鄉親們的種植技術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遠門鎮鐵爐村藥農示范戶劉應田告訴記者,“我今年種植了10畝黃芪苗,雖然很辛苦,但是不用離家打工,在照顧家里的同時還能掙到錢,預計今年收入能到6萬元。”
遠門鎮農業農村中心主任高志賢說:“下一步,遠門鎮在持續做好中藥材管護工作的同時,將積極組織農戶外出學習種植技術,帶領全村群眾深入田間地頭搞中藥材種植,讓‘遠門藥材’成為群眾增收產業,走出大山、助農增收。”

興一項產業,富一方百姓。近年來,遠門鎮堅持把中藥材種植作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統籌整合土地、資金、人力、技術等要素,通過“政府+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全力推動遠門鎮中藥材產業規模化發展,讓中藥材產業在遠門大地綻放出產業振興的耀眼光彩。(圖/文清水融媒李榕馬輝)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