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四月芳菲盡,豐望蘋果花盛開。時下,豐望鄉2.2萬畝蘋果園進入盛花期,潔白如雪的蘋果花競相綻放,繁花似錦,為鄉村大地鋪就了一片浪漫的花海,也為果農們帶來了新一年豐收的希望。
走進高河村的蘋果園,漫山遍野的蘋果花層層疊疊,如皚皚白雪覆蓋枝頭,微風拂過,花枝搖曳,花瓣紛飛,陣陣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果園里十多名村民穿梭在果樹下,手法嫻熟地給果樹進行疏花、修剪等管護作業。

“我種了十幾年蘋果了,現在果園有100畝,目前蘋果花都開了,正在進行疏花,目的是讓蘋果長得好看,果子大,每天雇傭人工30人左右。五月中旬就可以套袋、施肥、打藥。九月份就可以采摘,近幾年蘋果收入也好,每年基本達到30萬元左右。”高河村蘋果種植大戶張俊俊說。
據了解,對果樹的疏花和拉枝不僅可以減少貯藏養分的消耗,促進新梢、幼果的生長發育,還能提高坐果率,保證果實產量和品質。時下,全鄉的蘋果花漸次盛開,爭奇斗艷,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蘋果產業是豐望鄉的支柱產業之一,柏樹村蘋果園由于樹齡老化、品種單一、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部分果園投入高、消耗高,但產量低、果品品質不高,嚴重制約著果農增產增收和蘋果產業發展。為進一步推進蘋果產業提質增效,柏樹村實施老舊果園改造示范點239畝,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以建設現代矮化密植設施園為基礎,按照3×4.5的株行距、畝均49株的標準進行寬行栽植,主裁品種為花牛系列俄矮2號。
來到柏樹村高標準矮化蘋果密植園示范點,一排排新栽的蘋果樹整齊排列,農戶們兩人一組互相配合鋪地摸、鋤草、覆膜等工序,為下一步套種大豆做足準備。

據了解,柏樹村新植蘋果樹需要3到5年才能掛果,在蘋果樹種植初期,果樹較小、葉片生長稀疏,利用樹下空間種植黃豆,實現農戶“一地雙收”,進一步拓寬群眾致富渠道,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努力打造“樹上有果、地下有豆”的立體農業種植新模式,實現提質增產雙豐收。
“豐望鄉共有果園面積2.2萬畝,其中雷神廟梁8000畝、柏樹梁7000畝、甘南梁6000畝、別川河流域1000畝,已形成“三梁一灣一流域”的產業布局。2025年,我鄉共改造提升老舊果園239畝,通過外出考察學習,邀請果業專家開展技術培訓,嚴格按照十項標準、行間套種等技術規范,為高質量果園改造夯實基礎,選用花牛系列俄矮2號優質苗,確保“早掛果、早收益。截止目前,苗木栽植已全面完成。”豐望鄉人大主席馮健民說。

據了解,柏樹村老舊果園改造提升后,預過4-5年進入盛果期,畝產可達3500公斤以上,年均收益3.5萬元左右,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同時,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吸納就業、技術服務、農資統購、果園托管、果品代銷、冷藏服務等聯農帶農方式,帶動周邊村380余戶果農共同受益。(清水融媒記者王利萍馬輝)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