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的清晨,草川鋪鎮教化村一戶農家小院張燈結彩,村民白國峰的兒子今天娶親。與過去動輒數十四五桌的“排場”不同,院內只擺了七八桌宴席。白國峰正忙著核對菜單:“按新規,每桌標準不超過500元,煙酒也限定了檔次。我們用省下的錢給孩子買了輛農用三輪車,實惠多了!”這一幕,正是草川鋪鎮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大力推動移風易俗的一個生動縮影。
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草川鋪鎮黨委將其作為改進干部作風、淳化鄉風民風的重要抓手,以“學、查、改”貫穿始終,推動新風吹遍鄉村角落。

在鎮政府的會議室里,一場關于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專題學習會正在進行。鎮紀委書記領學后,幾位年輕干部結合自身崗位,分享了如何抵制“四風”的心得。“我們年輕干部是‘強化學’的重點對象,”草川鋪鎮干部王珊坦言,“這段時間通過學習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觀看警示教育片,心里很受觸動,作為年輕干部,更應該樹立底線思維,規范自身行為準則,發揮示范帶頭作用。”
草川鋪鎮創新采用“領導干部帶頭學、線上線下覆蓋學、年輕干部強化學、典型案例剖析學”的“四學”模式,鎮村兩級黨員干部參學率達100%,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深悟透、入腦入心,讓每一名黨員干部不僅成為遵規守紀、移風易俗的明白人,更要成為深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帶頭人。

移風易俗,制度先行。在草川鋪鎮教化村村委會,新修訂的“村規民約”被張貼在公示欄醒目位置,其中關于紅白喜事簡辦的具體條款尤為引人注目。草川鋪鎮要求各村對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修訂完善村規民約,明確紅白事操辦標準。各村紅白理事會成員憑借人熟、地熟、威望高的優勢,活躍在監督引導一線,從紅白事報備、定標準到現場監督,發現超標苗頭就及時勸止。
“以前辦個事,都講究排場比闊氣,其實誰不覺得是個負擔呀?可就是抹不開面子。這下可好了,黨員干部都帶頭做出改變,咱們跟著做,心里踏實,也不用為難了。”草川鋪鎮教化村村民陳瑞明說。
作風的轉變進一步激發了村干部訪問民情的主動性。在草川鋪鎮教化村,村干部持續上門走訪、細心傾聽,精準摸清了村民普遍反映的巷道破舊、出行不便、影響村容這一痛點。接到群眾反映后,草川鋪鎮教化村兩委班子在鎮黨委部署下迅速行動,將巷道硬化與環境整治同步推進,以實際行動回應民聲。

村民白俊峰指著自家門前剛剛硬化平整的巷道高興地說:“村上對我們提出的訴求和困難非常重視,第一時間答復解決。咱們村內道路破損,不僅出行不便也影響村莊面貌,這幾個月村干部加班加點硬化道路,整治村內亂堆亂放,修繕破損,我們的村莊越來越整潔美麗了。”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草川鋪鎮通過構建黨委主導、紀委監督推動、鎮村齊抓共管的聯動工作機制,緊盯厚葬薄養、高額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加強監督整治,大力推動移風易俗和鄉村治理,涵養和培育文明的社會新風,以凈化黨風政風帶動民風持續向善向好,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草川鋪鎮黨委書記吳江滿說。(清水融媒李榕王衛東)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