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業服務關系千家萬戶,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難點,也是社區工作的重點。清水縣深刻把握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核,將作風建設融入基層治理實踐,以黨建引領凝聚合力,組織社區干部、網格員、志愿者組成“民情走訪隊”,變“坐等”為“主動敲門”,深入居民家中傾聽訴求,推動社區治理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轉變。

近日,清水縣永清鎮東關社區網格員走進毓秀家園小區,在庭院內與納涼居民面對面交流,隨后逐樓入戶走訪,零距離傾聽群眾心聲,詳細記錄問題細節,并現場聯系物業管家約定聯合查看時間。民情日志上,不僅記錄了居民反映的房屋滲漏、垃圾清運、停車管理等訴求,更精準識別出物業費收支透明度、應急維修效率等共性矛盾根源。

針對收集到的意見和問題,清水縣堅決摒棄文山會海和過度留痕,推動力量下沉網格。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紅色議事廳等陣地,定期組織社區代表、居民代表、物業負責人、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坦誠溝通,現場交辦。通過平等協商機制,一批如維修基金規范使用、停車位優化等“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實現了從“各執一詞”向“共建共治”的轉變。

“東關社區通過黨建引領下的‘入戶聽民意+共同來協商+開門搞教育’三位一體工作模式,扎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敲門問需解決民生實事、抓實黨員教育等系列活動。”清水縣永清鎮東關社區黨委書記雷秀麗介紹道,“自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集中學習、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并為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上門送學,讓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更加突出。通過網格員入戶走訪,排查化解居民身邊矛盾糾紛48起,維護了社區和諧穩定,一批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用心用情用力繪就社區安居、樂居、宜業的幸福圖景,讓黨的為民宗旨在一件件實事中熠熠生輝。”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