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靠天吃飯到園區種植
從因地制宜到全產業鏈協同
從品質升級到品牌搭建
從小有名氣到走出國門
清水小菌菇發揮大“蘑”力
在傳統與現代碰撞的鄉村圖景里
小小木耳正不斷開墾產業深度
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力

新質生產力不是盲目跟風
而是立足鄉土資源的精準突破
清水縣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
山地多川道少
森林覆蓋率高晝夜溫差大
依托農業立地條件和資源稟賦
清水縣將傳統“靠天吃飯”的木耳種植
升級為園區化規模化集群化
發展的現代產業
小木耳串聯起大產業
木耳肽保健飲品木耳榨菜等
“木耳+”產品不斷衍生
電商直播基地冷鏈物流倉儲
等配套設施不斷完善
吸引更多人成為“新農人”

截至目前
全縣已建成40個
食用菌產業園標準化生產基地
木耳種植大棚2600多座
總庫容1.8萬噸的食用菌冷藏庫18座
年掛棒量達2000萬棒
總產值突破2億元
科技創新

從“種木耳”到“育木耳”
科技成為提質增效的密碼
精準溫控系統灌溉等設施
實現了溫濕度光照的全天候調控
不僅延長了木耳生長周期
還提升了產量與品質
成為木耳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科技賦能助推食用菌產業升級蝶變
大棚集約化地擺生態化林下仿野生
三種種植模式不斷形成
黑木耳為主香菇和平菇為輔
滑子菇靈芝羊肚菌猴頭菇為補充的
“一主多元”產業發展格局不斷構建
多品種種植不僅巧妙錯開了上市周期
更精準滿足了不同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科技創新不僅推動木耳向“新”發展
更吸引資本、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聚集
白沙鎮食用菌產業園區創新打造
“智匯菌業・技領未來”文明實踐項目
企業技師農技骨干和“土專家”組成師資庫
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教學平臺
為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水小木耳

通過做大做靚“清水黑木耳”品牌
讓木耳產業不僅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渠道
更成為外界認識清水的新窗口
今年清水黑木耳好事頻頻

春日驚蟄
30噸的木耳運往黑龍江省東寧山友
食用菌科技研發公司輸送到全球市場
在蘭洽會清水縣農特產品推介會上
以清水黑木耳為代表的清水農特產品
受到參展客商一致稱贊
清水縣“甄選好貨香飄全國”
天水麻辣燙食材供應中心持續發車
承載清水希冀的木耳運往更遠的市場

與此同時
清水縣通過短視頻電商直播等方式
帶動品牌出圈
不僅增長了清水木耳銷售額
更推動品牌效益延伸至鄉村旅游
不少人通過線上直播來線下打卡
感受清水的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
在增收方式上
建立土地流轉基地務工
技術培訓資金分紅
自主種植5種聯農帶農機制
多渠道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好山好水好木耳
在這條木耳鋪就的振興路上
清水已然驗證一個事實
即便看似微物
只要扎根泥土融合智慧點亮品牌
亦可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