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時節,清水縣松樹鎮整齊的田壟間大豆與玉米長勢喜人,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田園畫卷。近年來,清水縣立足區位優勢,積極整合土地資源,在白沙、松樹2個鄉鎮打造兩個千畝大豆套種玉米示范點,定期提供專業技術指導,讓種植戶吃下“定心丸”,開辟出一條糧食穩產增收的新途徑。
在松樹鎮紅屲梁大豆套種玉米種植基地內,大豆和玉米生長迎來了管護的關鍵時期,村民正搶抓農時為大豆和玉米噴灑營養劑、除草,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我今年在紅屲梁種植大豆套種玉米830畝,從長勢來看,要比去年好很多。當下是大豆和玉米生長的關鍵期,今天組織群眾上來噴灑營養劑、除草,確保作物營養和肥料充足。今年的大豆和玉米的收入預計能達到30萬元左右。”青美農產品農民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虎虎說。

大豆套種玉米作為一種高效的種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兩種作物的生長特性,實現了“一地兩用、一季雙收”,在保障玉米產量的同時,額外收獲一季大豆,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民的經濟收益。
據松樹鎮鎮長趙舉官介紹,再過1個月,這些玉米將迎來豐收。“今年,我們在紅屲梁實施大豆套種玉米1135畝,采取合作社+大戶+農戶的經營模式,現有合作社2家,大戶3戶,農民務工30余人。目前大豆套種玉米長勢良好,預計玉米每畝收入1100元,大豆每畝收入200元,務工人員人均收入預計8000元。這一項目的實施,在穩定糧食安全的同時帶動了群眾務工增收,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群眾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確保套種工作的順利開展,清水縣農業部門組織了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為農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從種植規劃、品種選擇,到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人員都給出了詳細的建議和解決方案。他們現場示范操作,解答農戶的疑問,讓先進的種植技術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為保障糧食安全,2025年我們在全縣12鄉鎮,對29戶農戶和26家經營主體推廣大豆玉米套種10000畝。在種植過程中,為農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通過舉辦技術培訓班、現場示范、發放技術手冊等多種方式,讓農戶切實掌握技術種植要點。今年,我們共開展技術培訓8場次,培訓農戶超過300人,在白沙、松樹兩鄉鎮嚴格按照技術規程,采用4+2種植模式,打造兩個千畝大豆套種示范點,成為展示新技術和新成果的窗口,目前大豆、玉米各點長勢良好,豐收在望。”清水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汪世昌說。

清水縣的大豆套種玉米項目,不僅是農業種植模式的創新實踐,更是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舉措。隨著各項管護工作的有序推進,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正孕育著豐收的喜悅,也為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清水融媒記者劉嘉馬堯實習記者余萱)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