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清水縣緊扣“東菌西果、南藥北糧、沿川設施農業”的產業布局,因地制宜規劃中藥材種植帶,將中藥材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主打牌”,從零散種植到規模發展,從單一銷售到全鏈延伸,讓一株株“小草藥”變成了群眾增收的“金疙瘩”。
隴東鎮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土壤條件,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以打造“中藥材產業龍頭鄉鎮”為目標,通過專班推進、劃片包干的方式,全面發展中藥材種植。目前,全鎮已建成3000畝標準化中藥材產業園1個、1000畝示范基地3個,款冬花、七月菊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4萬畝。

時下,正值中藥材夏季管護的關鍵時期,走進清水縣隴東鎮中藥材種植基地,放眼望去,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村民們穿梭在田間,忙著對款冬花、七月菊、黃芪等中藥材進行除草、殺菌等工作,呈現出一幅產業興旺、豐收在望的美好景象。

“我們安兒村今年按照一延二引三提四化的工作計劃,采取企業+股份合作社+大戶的種植模式,今年全村種植中藥材660畝,黃芪120畝,板藍根60畝,20畝黨參育苗,460畝是款冬花。目前長勢良好,處于中期管理管護階段,估計收益比去年更好,我們通過村集體種植帶領全村村民發展中藥材,每戶均達到2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左右。”隴東鎮安兒村黨支部書記張彥生說。

為進一步提升中藥材產業附加值,隴東鎮建成了中藥材和健康產品加工車間,集篩選、切片、包裝、銷售、研發、產品展示為一體的現代化廠區,注冊“清水款冬花”“隴上甘芪”“隴御藍根寶”等中藥材品牌6個。預計年中藥材加工生產能力20噸以上,年銷售額800萬元左右,凈利潤40萬元,全面解決全鎮中藥材賣難和附加值低的問題。

“隴東鎮聚焦‘全縣中藥材產業龍頭鄉鎮’發展目標,按照“12348”中藥材產業發展思路,全鎮共種植中藥材1.4萬畝,主要有款冬花、七月菊、黨參、黃芪等品種,成立產業專班,統籌規劃土地流轉、資源調配,全鏈條跟蹤種植管理,集中連片打造高標準中藥材種植基地。帶動210余名群眾就地務工,帶動39戶群眾參與產業發展,戶均可增收3萬元以上,基地預計年產值1450萬元以上,可帶動村集體增收10萬元左右。”隴東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程鎖強說。

近年來,清水縣立足區域資源優勢,通過創新“黨支部+基地+合作社+群眾”等發展模式,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引導群眾積極參與。2025年上半年,全縣已完成中藥材種植7.3萬畝。
同時,清水縣還注重中藥材產業的全鏈條發展,培育引進多家中藥材加工企業,生產加工多種中藥飲片和中醫康養產品。下一步,清水縣將繼續在科技服務、主體培育、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延伸產業鏈條,讓中藥材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帶領全縣百姓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清水融媒記者王利萍王永強實習記者劉桐)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