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立足氣候宜人、土壤肥沃的自然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蔬菜產業,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扶持等多種舉措,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快捷通道,不僅豐富了市場供給,更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眼下,清水縣的大棚蔬菜已進入集中成熟采摘期。在白駝鎮化嶺村的高標準大棚內,彩椒和圣女果綴滿枝頭,農戶們穿梭其間,忙著采摘、分揀、打包,一派忙碌景象。白駝鎮蔬菜的豐收得益于近年來大力推廣的高標準蔬菜大棚建設,這里的“四季菜園”迎來了新一季的豐收,科技賦能讓傳統農業煥發新活力。

“我們化嶺村今年給種植大戶租賃高標準蔬菜大棚40座,種植彩椒、西紅柿,現已進入采收期,收成十分喜人。我們村上的蔬菜全部由武威的公司訂單收購,現階段采摘的蔬菜已銷售一空,為我們村集體增加收入5萬元左右。同時,帶動周圍閑散勞動力就近就業,拓寬了他們的增收渠道!卑遵勬偦瘞X村黨支部書記劉會明說。

“今年,白駝鎮圍繞全縣‘東菌西果、南藥北糧,沿川設施農業’的產業發展布局,立足鎮域資源稟賦,提出‘一帶兩園三灣四梁八基地’發展思路。在化嶺村40座蔬菜大棚內種植彩色辣椒,發展高端蔬菜種植。建立‘行政+技術’雙軌包抓機制,包村干部駐點督導,農技人員全程指導,為辣椒種植提供從栽苗到病蟲害防治的全鏈條服務。按照目前長勢,彩椒每棚產量預計5600斤左右,除去棚租、辣椒苗、人工、化肥農藥等支出,棚均凈利潤6800元。”清水縣白駝鎮武裝部部長王峰斌說。

清水縣種植蔬菜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環境,讓這里的蔬菜品質備受市場青睞。近年來,清水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將蔬菜種植產業作為特色產業來發展,通過引進新品種、學習新技術,不斷提升蔬菜的品質和產量。同時,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與武威宏盛種苗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保底收購協議,保障銷售渠道,讓清水蔬菜銷往全國各地。

棚內瓜果香,農戶笑開顏。如今,清水的設施蔬菜大棚已成為鄉村振興的“聚寶棚”,不僅讓土地產出效益倍增,更讓農民在科技賦能的現代農業發展中嘗到了甜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清水融媒記者劉嘉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