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暑熱,清風送爽。在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的廣袤鄉村,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畫卷正徐徐展開。暑期以來,清水縣非子牧場、谷坨民宿、北山生態景區等鄉村旅游景點迎來客流高峰,田園風光、民俗體驗、親子互動等多元業態交織融合,不僅讓游客在山水間尋得清涼與愜意,更激活了鄉村消費的“一池春水”。

平均海拔2000米的秦亭鎮非子牧場,是夏日里的天然清涼地。藍天白云下,一望無際的草原如綠毯鋪展,成群的牛羊點綴其間,駿馬時而揚蹄奔騰,勾勒出一幅生動的草原牧歌圖。正午時分,陽光透過稀疏的云層灑在草地上,游客們或策馬馳騁,感受風拂耳畔的豪邁;或身披絢麗的民族服飾,用照片留住旅途的鮮活記憶;或打靶射箭,體驗箭落靶心的酣暢;或漫步于林間棧道,聆聽著鳥語蟲鳴的悠然;或圍坐于蒙古包旁,品味著奶酒酥茶的醇厚芬芳。

“今年暑期,非子牧場游客量較往年同期明顯增加。這得益于我們在多方面的努力: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優化景區布局規劃,新增旅游業態,增設導覽標識和指引牌,使整體管理更規范有序,方便游客游覽。同時,安全生產毫不松懈,所有設施設備都嚴格維護,確保游客舒心又安心。下一步,我們計劃根據游客反饋微調功能分區,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統,持續深化員工培訓,讓服務更貼心,切實落實‘安全、規范、舒適’的體驗,讓游客每次來都有新感受、新驚喜。”非子牧場景區負責人安瀾介紹道。

距離清水縣城不到2公里的永清鎮谷坨民宿,是另一番靜謐而愜意的景象。清風穿過綠樹環繞的小院,古色古香的建筑與郁郁蔥蔥的綠植相映,游客們或圍坐院中品茶聊天,或在“趣野”露營基地搭起帳篷,孩子們則在親子游樂區追逐打鬧,笑聲清脆悅耳。
據了解,谷坨民宿文化村通過系統改造升級,已完成6處農戶院落的特色化修繕,配套建成1200平方米生態停車場,有效緩解了停車難題。今年,村上再投入30余萬元對村莊沿線實施亮化工程,夜晚的燈帶與星空交相輝映,既提升了夜間游覽的安全性,也為田園夜色增添了別樣韻味。

隨著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谷坨民宿的吸引力顯著增強,暑期以來游客量持續攀升,周末時段民宿常常供不應求。許多游客表示,正是被這里“推窗見綠、出門入畫”的田園詩意所吸引,專程前來體驗這份遠離塵囂的寧靜與愜意。

北山生態景區內,大片鮮花肆意綻放,粉白、嫩黃、淡紫的花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花海中蜿蜒的木質棧道串聯起各式打卡裝置,游人紛紛駐足留影。不遠處的涼亭里,有人搖著蒲扇乘涼閑話,也有戲友亮開嗓子唱幾段秦腔,梆子聲、喝彩聲混著花香漫開。“今天我和朋友一起來北山游玩,因為這可以拍照打卡,花特別好看,風景很美。”游客高娜舉著手機與花海合影,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旁邊有一些游樂設施可以去玩,和朋友們玩得很開心。”

景區內,觀光車往來穿梭,將游客平穩送往各個景點。“北山生態景區正值旅游旺季,為給廣大游客提供便利,景區不僅加密了觀光車班次,方便大家輕松上山,還增派了衛生清理人員,全力保障游覽環境整潔舒適。”北山生態景區負責人蔡建宏介紹,山上山下的停車場均免費開放,兒童游樂設施也在暑假期間推出了優惠活動,“力求讓大家擁有更佳的游玩體驗。”

從草場到田園,從花海到民宿,清水縣的鄉村旅游正以多元的姿態擁抱八方來客。依托生態優勢與文化底蘊,這里不僅成了都市人避暑休閑的好去處,更釋放出暑期消費的強勁活力,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圖/文清水融媒記者李榕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