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規民約七字歌朗朗上口,移風易俗快板書生動活潑,文明鄉風三句半詼諧有趣。近年來,清水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將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振興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環節,通過創新舉措、多方聯動,成功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模式,用文明新風潤澤鄉村,繪就出一幅和美鄉村新畫卷。

在山門鎮劉崖村,平坦整潔的巷道兩旁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抵制高額彩禮等主題宣傳墻畫十分醒目。老人們閑話家常,孩子們嬉笑奔跑,處處洋溢著和諧文明的氛圍。廣場上,一場關于移風易俗的宣講正在火熱開展,宣講員耐心細致地講解,村民們聽得認真,村“兩委”干部與村民一道開展關于移風易俗的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
山門鎮劉崖村村民劉社成說:“我女兒出嫁時的彩禮普遍比較高,但是我要的彩禮低,現在他們的日子過得很幸福。”

為進一步抵制高額彩禮,倡導移風易俗,劉崖村制定了《村規民約》,明確規定了彩禮標準、宴席規模和禮金金額。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宣傳欄、微信群和文藝活動等方式,讓文明婚俗理念深入人心。召開群眾大會,舉行“婚事新辦”主題宣講。全村18名黨員簽訂了《移風易俗承諾書》,帶頭執行婚嫁事宜“事前報備方案、事后報備執行”雙流程制度,一套系列組合拳,讓文明新風在劉崖村蔚然成風。
“通過各項舉措的落實,我們村的彩禮下降了很多。年輕人的負擔減輕了,更加追求婚姻的本質了。”山門鎮劉崖村黨支部書記蘇靜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山門鎮認真落實全省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工作方案和市縣農村彩禮倡導標準,壓緊靠實“三級”工作責任,強化工作統籌,建立約束制度,提倡婚育新風,完善激勵機制,激發群眾參與活力。結合“四百”主題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開展宣傳教育,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樹立正向典型,努力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通過理事會引導,彰顯移風易俗“柔性”力量,重新修訂完善村級紅白理事會工作章程,結合“紅黑榜”“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等機制,形成有效警示和輿論監督,確保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山門鎮黨委副書記馬振忠說:“通過鎮政府領導鎮村組三級健全高額彩禮治理工作機制,村‘兩委’倡導全體村民踐行彩禮新標準,理事會引導適婚家庭簡化婚禮環節、新媒人傳導文明嫁娶新風尚,形成‘三級四導’有效工作措施,大力推進全鎮村民破陋習,樹新風,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
下一步,山門鎮將持續深化宣傳教育,完善監管機制,深化典型示范引領,繼續以整治高額彩禮“小切口”入手,健全“三級四導”工作機制,做細做實鄉村治理“大文章”,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清水融媒記者劉清寧)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