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時節,走進清水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塑料大棚整齊排列,棚內各類蔬菜長勢正酣。豆角藤蔓攀滿支架,翠綠的豆莢成串垂掛,鮮嫩飽滿;蘿卜壟間葉片肥厚青翠,地下根部粗壯白凈,豐收在望。

設施大棚內的訂單辣椒已全面成熟,紅彤彤的辣椒掛滿枝頭,農戶穿梭壟間,靈巧地采摘成熟的辣椒。大棚內的辣椒已簽約保價收購,銷路無憂。

種植戶張愛學在這里承包大棚種植蔬菜瓜果已20多年了,學習積累了不少種植經驗,近幾年收獲滿滿。“我在園區承包了20座大棚,西紅柿、豆角、青菜這些蔬菜倒茬種。今年行情好,加上園區提供的技術指導到位,截至目前,我已經收入10萬多元了。”清水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大戶張愛學說。
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先進的經營管理模式鼓起了菜農的錢袋子,也堅定了他們扎根園區發展蔬菜產業的信心。
不遠處的草莓種植區又是另一番忙碌的景象。種植戶黃志輝和老婆正彎腰在冬暖式大棚里栽植草莓苗。草莓苗葉片翠綠、根系飽滿,每栽一株都要仔細調整間距,再用手將根部周圍的土壤輕輕壓實。

“前幾年我種植了一棚章姬草莓,收益3萬余元。今年擴大了規模,承包了3座冬暖式大棚,現在草莓苗已陸續栽植好了,預計年底草莓成熟。”清水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種植戶黃志輝介紹道。
農業園區農戶種植的草莓主要有章姬、紅顏、隋株等品種,得益于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先進的種植技術,產出的草莓色澤鮮艷、口感鮮甜,每年成熟期都能吸引本地及周邊的不少群眾前來觀光采摘。
清水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高級農藝師蔡巧娟說:“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占地512畝,有塑料大棚460座,已全部承包給種植戶。我們本著‘誰種植誰收益’的原則,在督促種植戶日常管護的基礎上提供技術指導,并不定期地開展技術培訓。今年3月對產業路進行了砂化,后續我們將繼續加大指導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為種植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清水縣積極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精細果蔬產業,不斷推動“大棚經濟”快速發展,讓一座座現代化溫室大棚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從掛滿枝頭的紅色訂單辣椒,到剛栽下的草莓苗,再到長勢旺盛的豆角、蘿卜,設施農業正以蓬勃的生機,帶動越來越多的群眾走上增收致富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清水融媒記者趙凱娜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