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立足資源稟賦,緊扣“東菌西果、南藥北糧、沿川設施農業”產業布局,以中藥材種植為突破口,通過創新模式、延伸產業鏈條,讓中藥材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清水縣境內中藥材品種豐富、品質優良,發展中醫藥產業具有獨特優勢。出產的半夏、金銀花、款冬花等道地優質中藥材,以其卓越的藥效和品質贏得市場廣泛認可。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結構持續優化,產業基礎日益夯實,集聚發展態勢明顯。2025年,清水縣已完成中藥材種植7.3萬畝。

來到紅堡鎮李店村黃芪種植示范點,連片的黃芪苗長勢喜人,綠葉迎風搖曳,根莖粗壯飽滿,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今年從四月份開始種植黃芪,共種植400畝,預計10月份開始采收,畝產能達到2000斤以上。”紅堡鎮李店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馬永明告訴記者。

李店村采用訂單種植模式,通過與龍頭企業合作,建立了“村集體+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為農戶提供免費技術指導,并以保底價收購產品,徹底消除了農戶的后顧之憂,讓農民能夠放心種植、穩定增收。

在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李店村大力推進加工基地建設,不斷提升產業附加值。“我們村中藥材加工車間是白駝河流域紅堡鎮鄉村振興示范村產業綜合提升項目的一部分,總投資787萬元。車間運營后,形成了集中藥材種植、初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體系。截至目前,已加工完成中藥材黃芪18噸,銷售各類農資化肥65噸,預計到年底產值可達85萬元,向村集體經濟分紅10萬元。”紅堡鎮李店村黨支部書記李明輝介紹說。
紅堡鎮李店村的發展模式,正是清水縣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清水縣緊緊圍繞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堅持“種植+加工”雙輪驅動,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一批實力雄厚的中藥材精深加工企業,推動中醫藥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作為清水縣中醫藥產業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甘肅君石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總投資1.5億元,占地面積19.8畝,建有標準化生產車間5700平方米,配備金銀花提取車間、銀黃膠囊制劑車間、動力車間等設施,可年產銀黃膠囊2.4億粒,預計年產值達2億元。企業依托自身種植基地的優質藥材資源,重點開發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等高附加值產品,建立了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實現了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過程質量控制,為清水縣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在清水縣的田間地頭,農民們忙碌地收獲著致富的“黃金藥”;在現代化的加工車間里,先進的生產設備將傳統藥材轉化為高附加值產品。全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使中醫藥產業成為清水縣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為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清水融媒記者牛啟坤)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