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時節,走進清水縣草川鋪鎮,一幅生機勃勃的和美鄉村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田野里,各類農作物茁壯成長,散發著豐收的希望;村莊中,錯落有致的村居整潔干凈,道路平坦寬闊,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近年來,草川鋪鎮圍繞產業、環境、鄉風等方面精準發力,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和美鄉村建設之路。
產業引領奏響致富強音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根基。草川鋪鎮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引進優質品種,打造了千畝的辣椒種植基地。每到收獲季節,漫山遍野的辣椒綴滿枝頭,椒香四溢。辣椒種植戶劉順義笑著說:“去年我種了20畝辣椒,收入10萬元,收益還不錯,今年種了50畝,辣椒長勢好,產量高。每天地里有30人在采摘,畝產3000斤左右,收入約15萬元。”為了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當地還投資建設辣椒集中收購點,對辣椒進行儲存和分揀,統一渠道銷往山東、河南等地,以“菜籃子”鼓起群眾“錢袋子”,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特色種植,草川鋪鎮還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尖山秦營憑借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村里通過整合資源,打造了文化體驗區、休閑娛樂區、運動體驗區等多個旅游項目,讓游客既能欣賞到美麗的鄉村景色,又能體驗到濃郁的民俗風情。據統計,周末雙休日、“五一”“端午”期間,日均接待游客4000人次,有效帶動附近20戶農戶在景區務工,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環境整治扮靚鄉村顏值
抬頭是“畫”,入目是“景”。行走在清水縣草川鋪鎮,映入眼簾的是潔凈清爽的街巷、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干凈整潔的房屋墻舍、安全便捷的人行步道、清新怡人的小花園……村內基礎設施一應俱全,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徐徐鋪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的寶貴財富。草川鋪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全面推進和美鄉村建設。雨后的草川鋪鎮草川村中心村,新鋪設的柏油路面泛著烏亮光澤。村民剡連生走在煥然一新的人行道上,腳下是硬化壓花的精致紋理,兩旁新栽的行道樹與花卉景觀帶一路延伸。“我們草川村今年大變樣了,馬路成了柏油路,還畫了標線,停車位也規劃好了,人行道鋪上了地磚,花草樹木也栽上了,出來感覺像在縣城一樣。”他指著路邊一簇盛開的月季笑著說。
“路凈了、景美了。”這是村民對村容村貌改變最真切的感受。草川鋪鎮堅持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直面“臟亂差”問題根源,重點圍繞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問題進行清理整治,打造更加生態、美麗、宜居的和美鄉村。
“草川村中心村整治工作在45天內完成了14500平方米柏油主干道翻新、打造花卉景觀帶1公里、硬化人行道1000平方米、拆除各類違規建筑5處、鋪設排水管網、網線管網2公里,整理飛線900米、栽植行道樹160株、竹子及冬青等苗木2.6萬株,實現人居環境的整體提升。”草川鋪鎮草川村黨支部書記郭恒錄說。

鄉風文明涵養鄉村氣質
和美鄉村,不僅要有美麗的外在,更要有文明的內涵。草川鋪鎮注重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各村堅持推行“153+11+N”鄉村治理模式,創新《草川鋪鎮抵制高額彩禮“1++”落地措施》,配套《草川鋪鎮文明婚俗倡議書》,通過“壓實責任、加強宣傳、精準施策、健全機制”四維治理體系,全面開展高額彩禮專項治理,譜寫鄉風文明新篇章。持續完善“三調”對接機制,著力化解矛盾糾紛,扎實開展“平安草川”“法治草川”建設,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嚴厲打擊養老詐騙、電信詐騙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持糾“四風”與樹新風并舉,組織黨員干部帶頭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自覺抵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等陳規陋習,推動鄉村社會化風成俗,開展志愿服務400余次,民生服務持續提升。上半年,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62件,妥善處理信訪事件10起。

同時,草川鋪鎮還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設了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定期組織文藝演出、電影放映、讀書分享會等活動,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如今的草川鋪鎮,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一幅更加絢麗多彩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徐徐鋪展。(清水融媒記者劉嘉趙甲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