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因兒子重病求助續:市長為批示被擱置致歉
[提要] 慶陽農村青年白榮暉患嚴重腎病需要十幾萬的手術費,他的父親走投無路,于今年7月17日給慶陽市市長寫了封求救信,但是石沉大海。8月3日,白榮暉帶著遺憾離開人世。事后查知,這封已經被市長批示給民政部門的救命信被工作人員生生“擱置”了20天……慶陽市市長為此致歉,直接責任人被嚴處。 |
事件回顧:兒子患重病貧困老父求助政府 市長批示被壓20天
“救命批示”被壓20天 市長致歉
兒患重病,老父求救慶陽市市長,市長“批示”竟被工作人員漏轉
兒子帶著眷戀和遺憾離開人間。為救兒他給慶陽市市長張智全寫了一封求救信,但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兒子離開人世的第14天,他返回慶陽市政府查問原委時,這封被市長批示民政部門“想法救助”的救命信,卻在市政府辦公室已靜靜地躺了20天。 這讓他潸然淚下的同時感到義憤填膺,是誰壓下了市長的救命批示。昨日記者就此事采訪了慶陽市政府。
事件:慈父蘭州賣腎救子
2000年12月,鎮原縣臨涇小學上學的白榮暉被確診為先天性孤立腎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癥。巨額醫療費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2005年5月,白榮暉的父親白純鈺帶著老伴和兒子,還有兩個女兒都到北京,打工掙錢給兒子治病。在北京協和醫院檢查后,因無錢治療,他們又趕到蘭州。
蘭大一院的醫生告訴他們,腎臟移植手術需要十幾萬元……
白純鈺決定賣腎救子!
2005年9月13日,白純鈺身上掛著一塊“賣腎救子”的牌子,在東方紅廣場求助,蘭州的好心人給白純鈺一家伸出援助之手。
絕望之時 寫信求助市長
2006年7月17日,白純鈺在家鄉籌款時,給慶陽市市長張智全寫了一封掛號信,請求政府施以援手。然而,他們卻沒有等到任何消息。
2006年8月3日,因無錢繼續治療,轉院到甘肅武警醫院的白榮暉因透析次數減少,導致心臟功能衰竭,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傷心之際 找到“救命批示”
2006年8月17日,白純鈺專門到慶陽市政府辦公室查問,工作人員查找后發現,張市長早已批示:“請民政局負責同志閱,并想法予以幫助!”白純鈺回憶說,直到這時,該工作人員方趕緊指派人將市長批示送往市民政局。
經記者了解,白純鈺給市長寄出的掛號信郵戳時間是2006年7月17日,政府辦公室對該信件的登記受理時間是2006年7月27日,張智全市長批示的時間是7月28日。
調查:工作銜接中出現疏漏
慶陽市政府在匯報材料中稱:2006年7月27日,慶陽市政府辦公室收到鎮原縣臨涇鄉白純鈺寄給市長的信件,反映其兒子白榮暉患有先天性孤立腎和慢性腎功能不全癥,請求市政府協調予以救助。
我辦文檔科工作人員按照有關程序對信件及時作了處理,并呈送市長張智全閱批。張市長于7月28日作出批示,要求民政部門予以幫助。
29日、30日為雙休日,8月2日文檔科對張市長的9份批示件進行轉辦處理,其中8件為縣區及政府機關大院之外部門承辦的信件,由一名工作人員在當天進行了轉辦,白純鈺的來信批示件屬政府大院內民政局承辦,按分工由另一名工作人員轉辦,兩名工作人員在轉辦交接中銜接疏漏,8月17日才將信件轉到市民政局。
市長:我表示內疚
慶陽市市長張智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件事是我們工作的失誤,我表示內疚,對于次事我們正在進行處理。”市政府劉秘書長告訴記者:“這件事完全是我們辦公室工作上的失誤,我們一定引以為戒,確保今后工作中再不會出現類似問題。”記者了解到為此事慶陽市市政府辦公室昨天專門召開3次會議。
市長再次批示:
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
昨日,慶陽市市長張智全就此事及時作出批示:“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致使救助行動被耽誤。對有關人員要給予嚴肅處理。辦公室應引以為鑒,嚴肅整頓機關紀律作風,切實落實首問責任制,不能把‘執政為民’掛在嘴上,而落實不到具體工作職責的履行上。請辦公室負責同志轉告白純鈺同志,對政府工作人員的失責我謹向他致歉,并請轉達對他家庭不幸的問候。協調有關部門、鎮原縣對白純鈺的家庭困難給予資助,扶持他發展生產,安排好生活。”
昨日下午,市政府辦公室黨組會議之后召開的全體職工會上將此事進行了通報批評,對直接責任人調離現工作崗位。
2006年11月24日,慶陽市市政府將組織機關干部職工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捐助活動,辦公室派專人赴白純鈺同志家中進行慰問。(西部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