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共產黨員的綠色情懷
——天水市秦州區林業局皂郊林業工作站白春雷

(秦州區外宣辦)白春雷,男,漢族,現年34歲,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林業工程師。1998年畢業于甘肅省林業學校,同年9月參加工作,先后在秦州區四十鋪苗圃、秦州林業局辦公室、豹子溝珍稀植物園管理工作站、秦嶺林業工作站、天水林業工作站工作并擔任站長職務,現任皂郊林業工作站站長。創先爭優活動以來,他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扎根基層為民服務,著力破解工作難題,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了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帶頭弘揚正氣,在廣大職工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刻苦學習 愛崗敬業強素質
他始終非常重視政治理論的學習和個人素質的提高,利用報刊、雜志、新聞媒體等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學習科學發展觀等最新黨建理論成果,十七屆六中全會、省十二次黨代會、市六次黨代會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為服務林果業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同時,他堅持“干一行、愛一行,不干則罷、干就要干好”的理念,不斷鉆研業務技術,練就了出色的專業技能。為盡快適應工作環境,勝任本職工作,他認真鉆研有關果樹育苗和果園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虛心向同事拜師學藝,學習林果業建設方面的專業實用技術,從果樹修剪、苗木施肥、澆水到疏花蔬果、果實套袋、果品采收等各項重點工作他都能得心應手,苗木培育、項目管理等樣樣精通。在苗圃工作期間,和同事一道完成果樹育苗18萬株,生產蘋果66000公斤。調到局辦公室工作后,更加注重學習,綜合素質有了全面提升,先后利用《林業站網訊》、《甘肅林業》、《天水日報》等新聞媒體宣傳林果業建設18次,撰寫總結、匯報、典型材料等各類材料240多個18萬多字,承辦各類會議200余次,為全區林果業生產提供了良好后勤保障和服務。
發揮專長 艱苦奮斗綠南山
豹子溝珍稀植物園建設之初,工作辛苦、難度很大,白春雷同志主動請纓,要求去豹子溝珍稀植物園建設的一線鍛煉。他到植物園后,充分發揮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長,把理論知識全面運用于工作實踐,拿上地圖和測繩,每一塊地都親自勾繪,現場規劃,1300多畝土地不知跑了多少遍。外業調查完成后,他又開始做豹子溝珍稀植物園總體規劃和植物種植設計圖,經過反復修改,形成的設計方案得到了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他擔任豹子溝珍稀植物園管理工作站副站長后,對全體職工進行認真培訓,從園林觀賞植物的識別、修剪、病蟲害防治到綜合管理技術,他一一詳細講解,現場手把手地教,讓每位職工掌握這些基本的管理技術,籌建繡經山省級森林公園工作啟動后,又主持完成了外業調查、現場勾圖和可研報告的撰寫等工作。在他的艱苦努力和示范帶動下,豹子溝珍稀植物已建成大型牡丹園、櫻花園、丁香園、紫薇園等專類花卉觀賞園10余個,栽植珍稀園林觀賞植物120多種100余萬株;繡經山省級森林公園正式得到了省上的批復。
扎根基層 破解難題創佳績
由于工作表現突出,組織安排他到條件最艱苦、最邊遠的秦嶺林業站任站長。他從改善職工的辦公和生活條件做起,對站上內外墻壁進行了粉刷,更新改造了電線電路,改善職工伙食,讓職工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之后,又馬不停蹄地奔赴轄區的牡丹、楊家寺、秦嶺三鄉鎮的山頭地塊,熟悉情況,開展工作。他跑遍了轄區的每一塊荒山,確定了造林地塊,先后在牡丹杜集寨、紅土坡村,楊家寺煤灣村等地實施了中德合作造林項目近10000畝,為秦嶺林業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2009年2月,組織又調任他為天水林業站站長、支部書記。他以創先爭優活動的開展為契機,從強化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入手,不斷強化支部建設,開辟了黨員活動陣地,建立健全各方面的規章制度18項,通過制度落實狠抓站務管理,使站上的面貌煥然一新,廣大干部創先爭優促工作的意識顯著增強,天水林業站在全區林業系統年終考核中一舉躍升為第一名。
2012年2月,他調任皂郊林業站任站長。他繼續發揚攻難克艱、敢打硬仗的精神,帶領職工在天寶高速過境段北坡一帶沿線栽植刺槐、油松混交林1500多畝,為綠化天水南大門、樹立天水良好形象付出了艱辛努力。他針對站上底子較好的實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實行規范化管理,推廣承諾服務,全站形成了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皂郊林業站被推薦為全國林業站系統窗口示范單位、共青團秦州區委員會青年文明號示范單位。
改進作風 率先垂范樹形象
白春雷同志不論是做為普通干部還是基層站的負責人,他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習氣,不斷改進作風,樹立起了一名基層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在苗圃工作期間,每天和民工一起勞動,民工干啥他干啥,民工干多長時間他干多長時間,不管再臟再累的活,他都毫無怨言。有一次冬天,氣溫已在零下,苗圃地的冬灌水還沒有灌。冬灌是苗圃最艱巨的工作之一,因為與周邊村民共用一口井,大家都在等水、搶水,正當領導為安排工作犯難時,他站出來說:“共產黨員就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我去灌水!”說著便脫下鞋襪,拿起鐵鍬,直奔水渠,迅速投入到灌水工作中去。盡管水冰得刺骨,但他寧肯自己餓著肚子在地里吃干饃,也不讓水停下耽誤時間,等灌完水回去休息時,已是晚上八點多鐘。在豹子溝植物園工作期間,每天起早貪黑,和民工一起奮戰在一線,親自指導規劃、打點、栽植,春季造林時間的雙休日他從未休息過。在秦嶺、天水林業站組織實施造林項目期間,他同樣每天堅持奮戰在造林一線,巡回指導,早晨上山,中午吃口干饃,直到晚上才下山。2012年正當植樹造林的關鍵時間,他的胰腺炎、膽囊炎又一次發作,盡管疼痛難忍,但他仍然顧不上休息,堅持早上輸液,下午堅守在造林現場,直到春季植樹造林結束。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辛勤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和林業系統職工的一致好評,自參加工作以來曾多次被秦州區林業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 2006年8月被天水市人民政府評為天水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8年4月被秦州區人民政府評為秦州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3月被秦州區林業局評為全區林業系統優秀黨務工作者,2011年8月被秦州區林業局評為全區林改工作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