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世忠在秦州區(qū)娘娘壩鎮(zhèn)調研時強調
把過渡安置和災后重建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馬世忠深入秦州區(qū)娘娘壩鎮(zhèn)調研指導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8月28日,天水市委書記馬世忠?guī)ьI市民政、交通、水務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深入秦州區(qū)娘娘壩鎮(zhèn)調研指導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馬世忠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規(guī)律,科學合理規(guī)劃,把過渡安置和災后重建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確保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不出問題,早日重建幸福美好家園。 市委常委、秘書長蔣曉強隨同調研。
當天,沿著崎嶇的山路,馬世忠一行驅車近2個小時深入娘娘壩鎮(zhèn)長河村、望天村,實地察看災民安置情況,詳細了解災后重建規(guī)劃。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馬世忠認真聽取了秦州區(qū)和娘娘壩鎮(zhèn)負責同志就災民安置及災后重建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馬世忠指出,今年入汛以來,我市遭受了歷史罕見的嚴重災情。在大災面前,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人民群眾經(jīng)受住了考驗,所做的各項工作是有力有序有效的,防災救災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是,災害造成的損失非常嚴重,受災群眾過渡安置困難很多,災后恢復重建任務相當艱巨,各縣區(qū)、各部門、各單位對此一定要思想認識到位、責任措施到位、任務落實到位。

(馬世忠深入秦州區(qū)娘娘壩鎮(zhèn)調研指導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就做好過渡安置和恢復重建工作,馬世忠強調,一要切實增強災害防范和應急避險意識。進一步加強對群眾防災減災和自救保護知識的宣傳,防災救災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今后一個階段,要把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巡查、核查和排查作為重中之重,加大治理力度,對已經(jīng)排查出的重點安全隱患要嚴加防范,及時有效地予以處置。二要確保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細致到位。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chǎn)自救的原則,結合各自實際,尊重群眾意愿,將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結合,以分散安置為主,多渠道解決受災群眾過渡住房問題,確保受災群眾安全越冬。要結合開展“雙聯(lián)”行動,繼續(xù)堅持和健全完善領導干部聯(lián)系群眾等工作機制,深入到受災群眾當中了解疾苦、傾聽民意,切實把一些真實具體的情況摸上來,把目前急需解決的困難問題搞清楚,真正做到群眾轉移安置到哪里,黨組織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黨和政府的關懷就跟進到哪里。三要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抓得緊而又緊。按照基礎設施和群眾住房兩大類,分清輕重緩急,抓住關鍵重點,有計劃、分階段扎實推進。要堅持實事求是,核災要核得實,鑒定要鑒得準,決不能把其他非災害造成的損失納入災后恢復重建范圍。要積極借鑒四川北川、汶川等地災后重建的思路和理念,充分考慮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地質條件和群眾意愿等因素,對確需搬遷的村莊進行科學選址和規(guī)劃,依托豐富的生態(tài)和旅游資源,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風情小鎮(zhèn)。要嚴格實行招投標制、工程監(jiān)理制等制度,選擇專業(yè)施工隊伍進行建設,保證工程質量,降低重建成本,真正把災后恢復重建工程建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四要認真做好受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導群眾正確地認識和面對自然災害,不要怨天尤人,主動生產(chǎn)自救,依靠自己的雙手早日重建家園。各級黨組織尤其是災區(qū)黨組織要充分發(fā)揮政治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和群眾工作優(yōu)勢,越是特殊時期、危難關頭,越要做好組織動員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工作,越要重視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樹立正確的導向。要組織開展一些互幫互助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全力以赴推進災后恢復重建。五要多方努力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各縣區(qū)、市直各有關部門多溝通、多銜接,共同爭取國家和省上的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同時通過銀行貸款、社會捐助、對口幫扶、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多方籌集資金,整合各類項目,加快重建進度。要在努力爭取今年項目和資金的同時,著眼長遠發(fā)展,及爭銜接爭取明年國家和省上的相關項目,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有力保障。

(馬世忠深入秦州區(qū)娘娘壩鎮(zhèn)調研指導受災群眾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