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新聞網7月20日訊(秦州區外宣辦)汪川鎮在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中,按照“產業調整促增收,城鎮建設上水平,項目帶動強基礎,畜牧養殖增后勁,保障民生促和諧”的總體要求,圍繞精準扶貧,狠抓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呈現出鎮域經濟平穩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良好勢頭。特別是此次大查大比中觀摩的易地搬遷、美麗鄉村建設和種養殖循環農業綜合體項目,較好地反映了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汪川鎮柏溝村地處偏遠,交通條件落后。2016年,汪川鎮爭取資金8948.4萬元,實施柏溝汪川村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搬遷農戶453戶2240人,為該村村民帶來了實惠。目前,已完成2幢樓房主體建設及1000米堤防建設,年底將完成水電等附屬配套設施工程,蘇成村2017年易地搬遷插花式安置17戶建房工程也已全面啟動。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汪川鎮依托“千村美麗”市級示范村建設,在新寨村實施屋頂掛瓦7200平方米,墻面抹灰2100平方米、墻面涂料4500平方木、擋土墻100平方米,實施巷道硬化5000平方米,新修涵洞便橋2座,4000㎡荷花池水塘一處,村民休閑娛樂廣場2處1400平方米,200㎡鄉村舞臺1個,并配套健身器材,產業發展出具規模,建成萬只獺兔養殖場一處,獺兔存欄量已達到8000只,同時成80戶農戶安全飲水工程。在大呂、石溝、朱山、柏磨四村實施“萬村整潔村”建設,已完成路燈安裝和行道樹栽植。在斜坡、閆集、劉斜、旗溝、鄭山、劉駱、柏溝七村實施“環境整潔村”建設,完成行道樹栽植7000株,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42次,成效顯著。

在產業提升方面,汪川鎮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開創了獨具特色的天水柏川種養殖循環農業“1144”綜合發展的創新模式,緊盯古集梁農業示范園區汪川片帶的氣候、土壤優勢,依托土地流轉政策,流轉土地128戶2535畝,在汪川鎮柏溝村投資2500萬元,規劃建設年產12萬噸飼料加工廠一座;在古集梁示范區西側溝底投資6200萬元,規劃建設2400頭規模的父母代母豬繁育場一座,在古集梁南側山梁處投資2400萬元規劃建設仔豬育肥場一處;在母豬繁育場南部山坡投資600萬元規劃建設年處理能力為8萬噸的有機肥加工廠兩座,將豬糞變廢為寶,加工成有機肥料,以虹吸式管道輸送法,完成轉化為有機肥還田、還園;在園區內投資1200萬元規劃建設2000畝“天汪一號”紅蘋果、300畝大櫻桃、200畝花椒的林果科技園。精心打造柏川飼料、柏川冷鮮豬肉、“天汪一號”有機蘋果、古集梁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四個特色顯明的知名品牌,推動鎮域經濟跨越發展。

(天水柏川種養殖循環農業綜合體項目建設現場)

(道路硬化)

(陣地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