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秦州>>正文
【秦州大愛 涌動全城】之道德模范篇(圖)
(2017/12/29 18:02:21)  來源:秦州區外宣辦  打印本頁

  (秦州區外宣辦)日前,秦州區2017年度各類模范評選結果揭曉。其中,道德模范10人,奉獻秦州人20人,文明家庭10個,美德少年10人。從他們的經歷和生活中會發現,這些平凡普通的秦州人身上,散發著一種耀眼的人格魅力——奉獻、堅毅、真誠、無私……而正是這種種不同的品格,卻共同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普通百姓中的具體實踐。本報從即日起,將刊發秦州區各類模范專題,全面展示他們的事跡以饗讀者。(記者 馬海林 辛磊)

不離不棄 照顧前夫20年

——記秦州區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朱召梅

  在秦州區西關街道解放路務農巷59號院有這么一個家庭,女主人名叫朱召梅,現年45歲,他們的家庭成員很特殊,除了她和再婚丈夫以及三個孩子外,他們還照顧著一位癱瘓的病人,讓許多人詫異的是,這個人既不是他們的家人,也不是親戚,而是朱召梅的前夫。

  朱召梅以前家在清水農村,1988年,經人介紹認識了前夫楊寶玉,介紹人說楊寶玉身體有一些毛病,但沒具體說。但在他們去領結婚證的那天,朱召梅發現楊寶玉竟然走不穩,還時不時會摔跤。這時,他的家人才告訴朱召梅,楊寶玉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老實善良的她,覺得既然已經答應了,就不能反悔,就這樣,兩人生活在了一起,一年后他們有了女兒。后來丈夫病情加重,幾乎無法行走,就只能在家靠領低保生活。就這樣,過了七八年,由于各種原因,兩人的婚姻走到了盡頭,他們協議離婚,孩子留給楊寶玉。

  離婚后,朱召梅認識了現在的老公。現在的老公是個老實人,妻子得病去世后留下三個孩子,最小的才4歲。再婚后,她待現在丈夫的孩子視如己出,悉心照料,丈夫對她也不錯。

  幾年后,楊寶玉的父母先后都去世了。那時他手腳肌肉萎縮,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女兒來找朱召梅說:“爸爸我照顧不過來了。”女兒的話讓朱召梅不忍心,她去了家里,發現楊寶玉就躺在屎尿中,臭味熏人。回到家中,便跟丈夫商量看如何處理,丈夫同意和她一起照看前夫。為了方便照顧楊寶玉,他們主動將楊寶玉接到身邊,精心照顧二十余年。偉大樸實的愛,也為她及她的家庭贏得了榮譽。其家庭榮獲首屆甘肅省"文明家庭"稱號、朱召梅榮獲天水市“第五屆道德模范"等稱號。

愛,喚醒了“植物人”

——記秦州區孝老愛親道德模范王愛菊

  王愛菊今年52歲,老家在麥積區渭南鎮劉家莊。現為秦州區大城街道向陽社區居民。與其同齡的姚建生老家在麥積區新陽鎮姚家溝村。從兩人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至今,已有16個年頭了,他們的兒子姚祎博也已經13歲了。

  1987年,就在王愛菊22歲那年,有熱心人向她介紹了一個對象姚建生,由于感覺年齡尚小,王愛菊想都沒想就一口回絕了。

  就這樣,一轉眼王愛菊便是30出頭的大齡女青年了。1998年,又有人向她介紹了一門親事。見面后,王愛菊才知道這個對象就是11年前別人向她介紹過的姚建生。王愛菊覺著這可能就是緣分,于是她幾乎沒有多想便一口應承下來。當年,王愛菊便和姚建生結了婚。2000年,兒子姚祎博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2003年8月16日,姚建生在市內一個建筑工地上做起了電焊工。同年9月6日,姚建生在工地上作業時,不幸從5米高空跌落,致使全身多處嚴重受傷,成了植物人。

  瞅著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丈夫,王愛菊是心如刀割。即使如此,王愛菊沒有被嚇倒,她始終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自己的丈夫肯定是個例外,他一定會好起來的。

  在此后的許多年里,為了不讓躺在床上的丈夫生出褥瘡來,又讓他得到鍛煉,王愛菊在給丈夫推拿按摩的同時,她還自創了一套康復治療的法子,活動丈夫的關節。

  正是在她的悉心料理下,曾被醫生斷言可能成為植物人的姚建生,在2010年意識清醒了,能說話活動了。

  可謂辛勞的付出結出了累累果實,妻子對丈夫的愛心創造了奇跡。

25年的堅守

——記秦州區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陳飛

  陳飛,男,60歲,大城街道共和巷社區居民。他是一名從老山前線退伍的復退軍人。

  1981年,陳飛從部隊復員到地方后,認識了在共和巷28號院居住的廖玉萍老人和有智障的女兒。當時,廖玉萍老人的丈夫已經去世,年事已高的她只有一個智障女兒陪伴在身邊,日常生活十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陳飛懷著一顆憐憫之心,主動挑起了照顧這對無依無靠,無親無故的廖玉萍母女的擔子。

  他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博大愛心悉心照料孤寡老人及其智障女兒二十五年,從開始的擔水、送煤等家務活,到后來吃喝拉撒。從他一人照顧到全家人參與,時間把他的家與孤寡老人家拉得越來越近,越來越親,越來越難以舍棄。而他卻因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照顧孤寡老人及其智障女兒的身上,自己至今和家人守著清貧。陳飛這樣一位樸實敦厚的復退軍人,他和他平凡的家人用大愛奏響了最美的人間交響。

  陳飛對廖玉萍老人和她智障女兒的照顧,他從來沒有厭煩和放棄過,他始終認為自己精心的照看會出現康復的奇跡。他經常背著智障的安連珠到市內各家醫院自費治療,幫助申請政府救助和低保。老人病故后陳飛為其送終安葬,因家庭困難,無力再繼續照顧安連珠,經過他的努力,市民政局將安連珠安置到天水福利院生活。

  陳飛的事跡被甘肅省電視臺和天水電視臺宣傳報道,獲得多項榮譽。

社區有個“馬大姐”

——記秦州區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馬麗

  走路風風火火,說話快言快語,做事干脆利落,助人真心誠意,這就是尚義巷社區居民對馬大姐的整體印象。

  馬大姐名叫馬麗,今年52歲,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干過很多職業。她當過裁縫,賣過漿水;開過養殖場,也搞過家政服務。馬大姐的家庭并不富裕,她的遭遇也非常坎坷。但生活的苦難并沒有磨滅馬大姐一顆樂于助人的心,她那和藹可親的臉上總是透露著燦爛的笑容,她那熱心助人的事跡,總是讓人念念不忘。

  2006年4月份,馬大姐前往楊家寺鄉走親戚時,獲悉村里一名患血友病的少年小楊,因無錢醫治已放棄治療。聽到這個消息后,馬大姐了解了相關情況后,立即發動身邊的熱心人給小楊捐款,并奔波于《天水晚報》和天水電視臺之間,號召廣大市民獻出愛心。馬大姐還到醫院和院方商量,希望能讓小楊免費治療。最終不僅為小楊籌集到捐款2萬多元,而且還使小楊相繼獲得了市內一所醫院和社棠一名老中醫的免費治療;2013年元月份,由于管道破裂,尚義巷宏業小區4號樓3單元的暖氣停了。看到這個單元的老人孩子凍得受不了,馬大姐多方奔走,聯系架設取暖管道,恢復供暖,為住戶帶來了溫暖;得知女兒的同學父親突然病倒,正在考試的關鍵時刻,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帶著孩子趕考,又借錢又關心,最終圓了孩子的大學夢。

  這就是可親的馬大姐,一個普通而又不普通,平凡而又平凡的人。

“見死不救 我會后悔終生”

——記秦州區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劉文選

  劉文選,男、漢族,1968年10月出生,天水市老干部活動中心職工。

  2015年11月17日,他在上班途中路經藉河風景線5號壩時,忽然聽到"救命"聲,只見兩名婦女落入冰冷的天水湖,他沒有猶豫,直奔墜河地點,連衣服也沒脫就直接跳入水中,迅速抓住兩人的胳膊,奮力向湖岸拖拽,直到救人上岸。當圍觀群眾還在關注落水婦女時,他便悄然離開。

  劉文選曾在某部汽車隊服役,生長在北方,不懂水性,有人問他不會游泳為何勇于救人時,他回答:“那一刻,我只想到救人。"這種舍己救人的精神,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是一名退伍軍人的精神風范,是一位無名英雄的最好詮釋,傳遞著人間大愛,釋放最大正能量。

  劉文選救人上岸后,他回家換了衣服繼續上班,和往常一樣全身心投入到老干部服務工作中,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直到數天后記者找到老干部活動中心,大家才知道全城尋找的無名英雄就在身邊。對于采訪,憨厚靦腆的劉文選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是一名27年黨齡的共產黨員,部隊的磨練和黨的教育給予我的不僅做好自己,更要為了他人。如果見死不救,我會后悔終身。"這是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發自內心深處的感言,雖然只字片言,卻無限感人,發人深思。

          

 

 

攝影相關圖片
雪原鹿影(圖) 大熊貓盡享冬日暖陽(圖) 天水“黃金大道”登上人民日報(圖 甘肅林院助力中梁鎮電商扶“蘋” 我為中梁蘋果代言(圖) 麥積山溫泉·極地冰雪王國(圖) 天水師院助力清水電商扶“蘋”行 清水縣3000干部助力電商扶“蘋” 天水在線開講“煙鋪模式”(圖)